微拉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赛事赛况

文章内容

国际象棋国家队教练_国际象棋国家队总教练

tamoadmin 2024-05-28
1.象棋汪特大是谁2.叶江川和胡荣华在各自领域里谁更有高度?3.童渊铭大神[二]自传4.国际象棋运动员有哪些?5.温馨的母爱“漂流屋”6.关于侯逸凡的故事202

1.象棋汪特大是谁

2.叶江川和胡荣华在各自领域里谁更有高度?

3.童渊铭大神[二]自传

4.国际象棋运动员有哪些?

5.温馨的母爱“漂流屋”

6.关于侯逸凡的故事

国际象棋国家队教练_国际象棋国家队总教练

2023年超玥国际象棋收费:在2490元-5865元左右。

这主要是根据不同的课程和班级类型来确定的。同时,他们也为学员提供了基础班、强化班和高级班等多种层次的教学,以帮助学员进行分层教学和强化国际象棋培训。超玥俱乐部旨在向青少年儿童推广普及国际象棋,并让孩子们终身受益于智力运动的专业机构。

四川超玥国际象棋俱乐部是由四川省体育局批准、四川省民政厅注册登记成立的专业从事国际象棋体育文化事业的非营利性组织机构。超玥俱乐部由我国知名的国际特级大师王玥、李超领衔并亲自执教。

两位国际特级大师作为世界级的顶尖棋手,有着深厚的专业功底,全世界最先进的训练模式。四川超玥国际象棋俱乐部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国际象棋体育文化事业的机构,有中国著名国际特级大师王玥和李超领衔执教。

由于中国国内不断兴起的国际象棋热、超玥国际象棋俱乐部执教老师在世界赛场上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及所产生的影响力以及其学员近年来在国际及国内各类比赛中所取得的辉煌成绩,都催生着超玥国际象棋俱乐部的扩展和发展。

俱乐部荣誉:

王玥,中国国家队主力队员,中国第一位等级分突破国际棋联“梦幻指数”2700分大关的职业棋手,中国唯一进入世界前8名的职业棋手。2014年,王玥作为中国国家队的一号棋手,和队友一起成功夺得第41届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赛团体冠军。

李超,国际特级大师,中国国家队主力队员,中国第四位等级分突破国际棋联“梦幻指数”2700分大关的职业棋手。国际棋联今年一月最新的世界男子前100位棋手排名中李超在所有中国选手中排名第二,足见其实力所在。

象棋汪特大是谁

谢军的老公吴少彬,国际象棋大师。

1987年进入国家队

1991年获得亚洲团体冠军,多次获得国内和国际公开赛冠军

1992年世界冠军谢军三人教练组成员

1996年赴新加坡任教,带领新加坡队获得东南亚运动会第三名。之后在国际比赛中代表新加坡出战

2009年至今任国家少年队总教练

叶江川和胡荣华在各自领域里谁更有高度?

象棋汪特大是近年来象棋界的一位明星棋手,名字叫卢宝林。

他在象棋界受到了很高的评价,也被称为象棋皇帝。

他1983年起就参加国内外象棋比赛,曾获得多项棋艺精湛、比赛保持不败的好成绩。

此外,他更是在1999年中国象棋百人大会中,和张思家一起占据冠军宝座,被誉为象棋皇帝。

此外,他还是一位技术极强的国家队棋手,先后参加过多次世界象棋锦标赛历史性的斗智斗勇,使他的声名大噪,被象棋爱好者所称赞。

他被视为国际棋坛的一位大师,是中国象棋界的大咖,他拥有多次国家冠军,曾在第七届世界国际象棋锦标赛中夺得冠军,这也标志着中国象棋正式步入国际象棋巅峰。

童渊铭大神[二]自传

在各自领域他们都是泰斗,对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顶级人物,用另一个更好的词,就是标杆,就是象征。因此你让他们之间如何做比较分高下? 我考虑了以下几点,1. 他们对各自领域的理论体系贡献。那显然胡荣华更胜一筹,因为中国象棋的近代布局理论,序盘几乎是胡荣华一个人奠定的,其推诚出行在中象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里程碑。这一点叶肯定略输,并非他贡献绝对值小,而是相对比例小,而是国像毕竟是国际性比赛,很多贡献首先来自国外。 2. 他们在各自领域的统治力,即霸气程度。那依然是胡荣华,10连霸统治中象20年,后群雄逐鹿依然再次勇夺4次个人赛冠军,2000年50岁还能夺冠。 3.知名度:显然叶领先,中象除了中国越南台湾及相关中国周边,其他就没人玩了,在国际上,中象是小众还不如中国麻将 当今中象国内发展也低估。最后说一句,这种比较我觉得意义不大,因为行业不同,很多客观因素机遇对每个人都不一样从而造就如今的一些事实结果,但这仅仅是事实,并不代表某人的能力就比另一个低。我们可以比较这些事实,但除此以外,我们没法说更多,除非做无意义的意*

国际象棋运动员有哪些?

童渊铭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2年

称号:国际大师

1989年获得国家大师称号,同年进入国家集训队,1993年获全国国际象棋个人锦标赛冠军,1994年获得雅加达国际大师邀请赛冠军,并获得国际大师称号,1997年全国"棋王赛"冠军。

?一提起童渊铭,在国际象棋界可谓大名鼎鼎,这位当年在国家队曾被誉为最有天赋的棋手,在急流勇退后来到齐鲁晚报棋院带孩子,与刘玮并肩作战,开始开发山东的国际象棋市场。没想到这一呆就是8年,耐得住寂寞的童渊铭勤勤恳恳地在济南和青岛两地播种国际象棋,并且神速的输送出一批批有希望的好苗子。

在外界看来,童渊铭是个性格孤傲的人。但他又是一个不计较名利的人,之前他转过很多地方,到山东他没有提任何条件。他自己在济南花钱买房,而且带来了同时专业教练的妻子周敏。童渊铭当时就跟刘玮约定:“我在这里干三年,三年不行我就告退。”

童渊铭的敬业精神的确让人佩服。来到济南后,他每天都要连续讲七八个小时的课,礼拜六礼拜天更是连轴转,从早晨8点到晚上11点,学生换了一拨又一拨,他自己却要从头坚持到最后。中午,他往往只能利用孩子们对局的时间匆匆忙忙跑出去,花三五毛钱买个烧饼,边走边吃。天天这么冷一顿热一顿的凑合,天天这么长时间超负荷的站立,童渊铭的胃和膝关节都落下了毛病。如今他走路都是一瘸一拐,这让很多家长看得直心疼。

童渊铭来到济南后,经常把孩子带到家里去同吃同住。有个女孩不吃胡萝卜,童渊铭就把胡萝卜切成丁炒在米饭里,由不得你不吃;有个男孩不吃青菜,吃一口吐一口,妻子说不吃算了,童渊铭却说,吃了接着吐,吐了接着吃,就这样,他活活改变了很多孩子偏食的坏毛病。童渊铭还经常带着孩子们出去转,七拐八弯走得非常快,而且边走路边讲棋,讲着讲着突然间停下来,让孩子们带路回去,到了家再让他们把棋讲给其他孩子听,这样孩子们就不得不随时保持警醒。更让孩子们不懂的是,即便是早晨忘了喝奶,也要写检讨。从不喝奶的动机到事发后的想法,以及改正的方法步骤,都要一一道来,这样一份检讨简直费尽了心机,但是他的孩子就是这样时时刻刻不忘锻炼自己的思维。童渊铭讲话还很尖刻,常常让你几天吃不下饭,但童渊铭却说,只要孩子们受得了他的挖苦,那心理上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童渊铭的“怪”,让孩子领教了“厉害”,但同时也让孩子们领教了什么是“师同父母”。别的老师很在乎师道尊严,但童渊铭很随便。只要孩子们在听棋,他不在乎这个小孩是站着还是趴着,他甚至鼓励孩子们选择一种最舒服的姿势。另外,童渊铭还送给每个孩子一个绰号,每个孩子都能从加冕的绰号中找到自己长相或者棋风上的特带。比如,有个女孩下棋很保守,童渊铭就叫她“安全帽”,就是既安全又傻冒的意思。除此之外,童渊铭还变通了14个世界冠军的名字来给孩子们命名,有叫巴基尼茨的,有叫卡斯帕罗夫的,也许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寄托自己的期望。

为节约经费,童渊铭每次带孩子出去比赛,总是千方百计地租个小吃铺住下,他一边上课,一边亲自给孩子们做饭。一次,有个亲自陪同前往的爸爸当场就掉下了眼泪。他说,世界上有几个男人为了事业会做到这一步?我们家长跟着来比赛,是因为不放心,实际上即便是家长,也很少能做到童渊铭对孩子这样。童渊铭作为一个职业教练,从不计较名利。在很多大型比赛的关键时刻,一个团队让自己的孩子相互让上一步棋,往往就能轻而易举地多拿一个冠军,而且内部相互让棋在大型比赛中并不罕见,但是童渊铭却从来不做这种动员。有次有个家长实在忍不住了,偷偷地去做自己孩子的工作,不料被童渊铭发现,他暴跳如雷,死活要赶这母子俩回家。

天天和这么善良的人打交道,没有谁不被感动。当得知童渊铭的妻子带着刚出生的儿子从江苏老家回到济南后,所有人都想去看看孩子,却没有一个人敢跟童渊铭直说。一个家长实在忍不住了,她打定主意就是硬着头皮也要去碰一回钉子,只要能看一眼孩子就放心了。难道来个突然袭击,还能被拒之门外?她去买鲜花,去买幼儿图书,看到什么就想买什么,买什么都想买最好的,她说,在心里真的就把童渊铭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看,但是大包小包到了楼下,却真的被挡在了门外。

令人欣慰的是,童渊铭在刚到济南三年多一点的时间,仅仅占用孩子们的业余时间,就培养出了14个全国少儿冠军。这在中国棋界甚至世界棋界都可称为一个谜。在2001年举办的全国青少年国际象棋最高水平的“李成智杯”上,齐鲁晚报这么一支纯业余组合的队伍突破92支“正规军”的重重包围,一举拿下了5枚男子单项金牌中的3枚,这样的气势让“国字号”的中国少年队也难以招架。同年,齐鲁晚报有4名小棋手被选拔进国家集训队,代表中国赴西班牙参加世界青少儿国际象棋冠军赛,这在全国绝无仅有。

后几年就更厉害了,他的孩子不仅在每次的国内赛事上称雄,还在世界分龄组赛上一次就夺两块金牌。2004年他到青岛建立齐鲁晚报棋院的分部,短短一年多时间,又培养出五、六名全国少儿冠军,使挖掘出卜祥志后本来已开始断层的青岛国际象棋后备力量重现生机。

8年磨一剑,在历经困难和艰苦卓绝后,小童现在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仅在去年,中国国际象棋协会为齐鲁晚报一次注册的参赛棋手就达30多名,超过任何一个省份的所有注册棋手。随着国际象棋联赛的开始,各队人才匮乏开始显现出来,他们已瞄准齐鲁晚报棋院的人才库,并开始到山东“挖”人。而这一切,都得益于童渊铭这位中国国际象棋的“奇才”。

童渊铭

?童渊铭,等级分2510分,男,1972年10月出生于江苏镇江,男子国际象棋大师。

10岁学棋,1989年获得国家大师称号,1987年底进入国家队,1993年获全国 国际象棋 个人锦标赛冠军,1994年获得 雅加达 国际大师邀请赛冠军,并获得国际大师称号,1997年全国“棋王赛”冠军,曾获世界青年 锦标赛 第三名。1998他从国家队一线激流勇退,到没有任何国际象棋基础的济南培养孩子,输送了4名世界青少年冠军,培养了像 侯逸凡 、 魏晨鹏 、 刘庆南 等一大批全国和世界少儿冠军,被誉为少儿培训全国最好的教练。

童渊铭:山东在青岛国际象棋生活

种种机缘,时值2004年夏,在得到诸多支持鼓励后,我来到青岛。开始了又一轮追求又一次未知参与发展山东另一大城市青岛的国象后备事业。

不知是否可用好奇慕名疑惑这般词语来形容青岛棋童和家长。有的说:童应该是个老头或者是个小老头;有的说:你该是济南人怎么不会说山东方言;有的说:你下棋能下过谁和谁吗?…。在和孩子们快乐共处之际也不禁哑然而笑,别和孩子们解释了,还是好好习棋吧。我不喜欢听人称为学棋,更喜欢称之为习棋或练棋;我不喜欢听什么高级班,艺无止境,不停探索超越,谓之提高;不喜欢提高训练费,别让家庭有压力孩子更有压力,每个人都能下棋,不怕经济压力。比赛嘛,一年一次足矣,少花钱多练棋最好。

我是外乡人,对青岛国际象棋由来和环境了解甚少,知道由纪蕴奇先生等等很早就起推广普及国际象棋。最重要的是青岛日报社的重量级介入,使青岛的国际象棋发展日新月异。带动了不少单位和个人投身其中。

到青岛时,行逢棋界形势变化。有些著名老师教练离开了青岛或准备离开,也有培训机构分散重组,一如深秋之后却显萧条。有些好苗子一度失去了训练环境,于是便有了对我的邀请及期待。

既得众望,不敢懈怠,当兢兢业业努力共进。在日常训练中,了解到许多孩子潜质颇佳,基本功也好(应是得益于一些著名教练的启蒙训练成果,其中有孙永中,田其意,孙旗男,纪蕴奇,李春等等,感谢他们支持并发展同一事业)。只是孩子们在棋的大局观上不够理想,技战术上不够全面,开局方法不够系统。尤是各级老师们甚少参加专业赛事,棋艺风格趋向保守。孩子们在赛事中发挥不够稳定,进攻缺乏自信。既发现了问题,在训练中尤作调整。半年多后,孙方卉取得了“李成智杯”冠军,孩子们各有突破。一年后,有八名棋童获得了首届全国等级赛一级运动员的称号(两年后三年后更多的棋协大师,一级运动员,全国少儿赛佳绩获得者纷纷出现,孩子和家长们欣喜之余也使我倍感振奋,看到了希望)。

参加了我训练班的棋童多为资质聪颖。棋分兴趣,投入,天赋三类,显然的是在此训练集体中具投入和具天赋者过半。他(她)们随后纷纷加入了青岛市的名校育才中学,和此前我训练班的佘飞,杜少龙,高睿等一起组成了中学国际象棋校队,代表学校比赛亦获佳绩。却也发现了青岛市棋童和家长的独特心态,不少孩子家长将下棋之特长作为报考这所名校的条件。只是入学之后就放弃了习棋,难道对棋的爱好和追求仅限是报考学校的敲门砖吗?一部分棋童退出了习棋,小部分棋童勉强保持了下去,只是可用的业余时间越来越少。习棋殊为不易。

作为曾经的专业棋手,我对坚持强走棋路的优劣,独木桥愈走愈窄的风险素来有知。也是反对棋童过早进行专业化训练的拥护者。只有极少数天资上乘的小棋手才能在独木桥上走下去,多数棋童只是作为爱好和特长而保留和持续的。

小学起步发展,初中提升,高中保持,大学巩固。弈棋作为一种公平竞争,理性思维,个性发展,胜负意志的磨砺手段是可当终身的爱好。我青少年时参赛曾见国外华侨对国际象棋弈棋的释解:棋艺其异,友谊由弈。盖知棋理人生。铭记在心。是以对棋童们半路而止为之惜憾。中学阶段,既是生长期也是求学和习棋的黄金阶段。若是更进一步,学优者入著名大学深造报效社会,棋优者入国家队参世界赛为国争光。

于是有了机会,便向育才学校的老师谈及,为使在中学就读的棋童们继续习棋减少在路途时间上的耗费。希望能用在校课余时间为棋童们建立训赛课堂,尽我的绵薄之力,将弈棋这一爱好特长保持下去,也使小学阶段的倾情投入不至断续。育才学校其时刚建立了一支校国际象棋队,聘用了一位业余棋士担当教练,该棋士业务能力颇强也是青岛市国际象棋的骨干人员。只是训练方法和系统不同,该棋士的棋力恐难调教校队主力。但学校满意于现时成绩,婉拒了我的提议。所幸的是孩子们天资聪颖,历经锤炼,代表依旧保持了良好的棋弈状态,为自己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此为后话。

回想2005年时,训练集体中涌现出数名优秀棋童,极具发展潜质。恰逢全国甲级联赛于2005年初揭帷幕,想到青岛市国象人才济济,只惜未能攀升全国联赛舞台,也为传承青岛国际象棋之传统,发展支持更多卜祥志式的尖子出现,于2005年春组织四名优秀青岛棋童代表青岛江苏路小学队参赛磨练,也是本土少儿后备人才征战全国甲级联赛之开端…

温馨的母爱“漂流屋”

中国比较有名的是:

男运动员:叶江川、卜祥志、倪华、张鹏翔、徐俊、吴文瑾、彭小民、章钟、王玥、汪自力、梁充等

女运动员:谢军、诸宸、王蕾、赵雪、许昱华、秦侃滢、李若凡、黄茜、王频、王瑜、沈阳、徐媛媛等

外国的有:

博比·菲舍尔(鲍博 费舍尔)(Bobby Fischer),美国历史上首位也是唯一一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卡斯帕罗夫,第13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1985年他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此后连续15年保持世界冠军头衔。1996年与IBM第一代“深蓝”对弈,以3胜2平1负的战绩“捍卫了人类的尊严”。

卡尔森,卡斯帕罗夫的学生,新任棋王,90后哦。

关于侯逸凡的故事

而在此之前,侯逸凡曾创下了三项之最:13岁时,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女子国际象棋特级大师;15岁时,成为最年轻的中国棋后;2010年,16岁的侯逸凡成为全球最年轻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侯逸凡被媒体誉为天才少女,但她否认自己是天才。她说:“我感谢母亲,她给了我一个温馨的‘漂流屋’……”

北上济南,小城之家一夜“拆散”

2001年仲夏,7岁的侯逸凡被送到了山东济南,师从国际象棋大师童渊铭。

侯逸凡的父亲侯雪健和母亲王茜将女儿送到济南。在返程的路上,王茜却不停地接到女儿打来的电话:“妈妈,你们别扔下我”、“妈妈,我想你……”每接一次电话,王茜就泪光闪烁。

侯雪健在江苏省兴化市人民检察院工作,妻子王茜是兴化市人民医院的护士。女儿侯逸凡于1994年2月27日出生,给侯家带来了数不尽的快乐。

侯逸凡5岁生日那天,妈妈送给她一副小跳棋。小逸凡有事没事,就一个人摆弄着棋具。没多长时间,她就把跳棋玩得很娴熟,家里没有一个人是她的对手。夫妻俩发现女儿在下棋上有着惊人的天赋后,决定送她去学棋。

1998年8月,侯逸凡被送进了一个中国象棋培训班。小逸凡一下子就“钻”了进去,对其他玩具及别的小朋友常玩的游戏一点也不感兴趣,脑中、心中只有棋。

这年年底,兴化市出了一个全国国际象棋冠军,举城欢腾。兴化也掀起了学国际象棋的热潮。王茜也跟了潮流,1999年5月,她将女儿送到国际象棋培训班。

2001年7月,江苏省棋院在镇江举办了一次少儿比赛,侯逸凡表现出色,夺得冠军。她的表现引起前来观战的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童渊铭父亲的关注。

王茜对童渊铭的大名早有耳闻。他不仅是齐鲁晚报棋队的主力战将,而且还是一个出色的教练,先后培养出二十多个全国少儿冠军。王茜趁着童父赞赏侯逸凡的良机,请他帮助穿针引线,让侯逸凡拜在童渊铭门下。不久,童渊铭收下了侯逸凡。

女儿远在济南学棋,王茜茶饭不思,行走坐卧想的都是女儿。几天之后,她有了辞职照顾女儿的想法。但遭到了双方父母的反对,“下棋是一种娱乐,怎么可以当饭吃呢!”“你的工作这么好,说辞就辞,以后到哪里找这样的地方啊!”

关键时刻,幸亏侯雪健非常支持:“为了女儿,我们做点牺牲也值得,你辞职去照顾她,我支持!”

于是,王茜办理了停薪留职的手续,只身来到济南,租了一间民房,专门照顾女儿。

侯逸凡学棋费用很大,再加上租房及生活费,而且王茜辞了职,全家的生活重担就压在侯雪健身上。为支持女儿学棋,侯雪健戒掉烟酒,还将家中的房子以每年3000元的价格出租,他则搬到了大姐家居住。

几乎是一夜之间,原本一个幸福安宁的家就这么被“拆散”了,王茜心里不免酸楚。侯雪健替她抹眼泪,安慰她:“我们又不是没有家,只要有你和女儿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

漂泊北京,你在哪儿家就安哪儿

在济南,母女俩虽然挤住在简陋民房,但王茜总是竭尽所能将房子装扮得温馨又漂亮。她贴了瓷砖,换了窗帘,还按照兴化家里的布局,花了几千元买来好看的布艺沙发,厨房也按照家里的标准购置了必用品。

侯逸凡开始还不理解母亲的举动,“妈,这是租来的房子,咱们说搬就搬走,这些东西到时不都浪费了?”王茜没有回答,而是反问女儿:“乖女儿,住在这儿你有住在家里的感觉吗?”侯逸凡认真地点了点头。

王茜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就好,这就是我们的家,哪怕只住一天,我也要让你有家的感觉!”小逸凡明白了,妈妈为了她,用心良苦啊!

2004年,国际象棋“李成智杯”全国少儿冠军赛上,刚刚10岁的侯逸凡参加12岁组的比赛,竟然11战全胜摘取了金牌,令来自全国各地的教练、行家瞠目结舌。

中国棋院国际象棋部主任、国家队总教练叶江川赞赏道:“这孩子思路清晰,反映灵敏,往那儿一坐,神态沉静,面露霸气,棋途无量!”

2005年,11岁的侯逸凡成为国家队的一员。王茜跟随女儿搬到了北京。刚开始,母女俩只能租住着二十多平方米的小房子。北京的房租远比济南高,压得王茜喘不过气来。

那年秋天,王茜给女儿换下凉席,铺上了床单。但当晚,侯逸凡却辗转反侧睡不着。王茜问女儿:“怎么了?”侯逸凡说:“我以前一直睡花格子的床单,使我经常想到棋盘,这个淡绿的床单我睡不习惯……”

第二天天黑了,王茜才满头大汗地骑车回家。一进门,她就高声叫道:“凡凡,快来看,我给你买的花格床单。”

候逸凡这才知道,当天一大早,妈妈将自己送到棋院后,就骑着自行车跑了不少商场和批发市场,但都没找到女儿想要的花格床单。

后来,她在一个好心大妈的指点下,找到了城西的一个窗帘城,挑了上好的花格窗帘布,央求做窗帘的师傅,用这块布料做成了床单。

躺着这母爱制成的床单上,侯逸凡悄悄落泪。这一刻,她更深刻地读懂了母爱的伟大。

在侯逸凡到济南及到北京的几年间,王茜与侯雪健一直两地分居,一年连见一个月的时间都没有。每想到此,王茜就自责不已。

侯雪健却说:“你在前方培养着女儿,你的担子比我重多了,要是自责,我更应该自责呢!”

父母的话一字不落地进了侯逸凡的耳朵,她一手拉着爸爸,一手拉着妈妈,含泪说:“爸、妈,要是咱们一家人能守在一起,比我拿十个金牌都重要!”

2008年8月1日,侯雪健停薪留职来到北京支持女儿。一家人在国家训练中心租了一个四十平米的两居室安顿下来。而王茜也在国象队的图书室找了一份临时工。七年漂泊过后,一家人终于得以团聚。

卫冕棋后,给父母一个不再漂移的家

随着棋力大增,侯逸凡参加的比赛,大都可以拿到第一,成了圈内公认的天才少女。她也渐渐滋生出骄傲的情绪。这让王茜心里有些不踏实。

王茜的担忧不久便成了现实。一次,在中法青年对抗赛上,侯逸凡首轮比赛遇到了法国14岁的棋手拉格拉夫,残局阶段,她晕招迭出最终被对手翻盘。而其后的维克安泽杯比赛中,侯逸凡连下27局棋,最后计算平均等级分,结果只差半分没能晋升男子特级大师(棋手最高技术等级称号)。按照国际棋联规则,以往成绩并不累积,所以侯逸凡得从头开始。

两次不应有的失误让小逸凡一时很难接受。看女儿情绪低落,王茜开导她:“一两次失利并不可怕,这说明你的棋还有稚嫩的地方,还需要磨炼。”

一次,喝了妈妈煲的冬瓜汤后,觉得味道很好的侯逸凡不禁连喝了好几碗。王茜适时地问她:“知道冬瓜汤为什么好喝吗?关键是看火候,火候掌握得好,汤才能煲得好喝。”

接着,她话题一转,“下国象也一样,也得看火候,太急躁不行,太温吞也不行。需要搏斗时不进攻就会丧失时机,但一味地捕杀不讲究策略也难于取胜,要恰如其分地掌握好火候,控制好心态。”妈妈的话,让女儿若有所思。

就这样,通过王茜一道又一道的“心灵煲汤”,逸凡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潜质也得到全部释放。2007年2月,侯逸凡在第六届俄航杯国际象棋公开赛中三次击败世界男子特级大师,在世界棋坛引起轰动。同年6月,侯逸凡在全国国象女子个人赛中11轮积9分夺冠,成为中国最为年轻的棋后。

侯逸凡经常参加国际赛事,语言成为她与国外棋手交流的最大的障碍。王茜本准备替女儿报英语培训班,但学费太高。她苦思冥想后,有了办法。

她经常带着侯逸凡到一些高校的“英语角”跟大学生直接交流,向大学生请教。同时,她自己也带头苦攻英语,母女俩交流时,她逼迫女儿要用英语交流。遇到母女俩都不会的单词与语句,王茜再四处求教。经过一阵恶补,侯逸凡已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2010年10月,侯逸凡在广州亚运会获得个人金牌。接着,她在土耳其安塔基亚举行的女子国际象棋世锦赛上,一举夺冠,成为国际象棋历史上第十三位世界冠军与最年轻的世界棋后!

2011年11月25日凌晨,侯逸凡又在阿尔巴尼亚举办的2011年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对抗赛中,提前两轮卫冕世界棋后!

夺冠之后,侯逸凡快乐得笑成了一朵花。当有人问起侯逸凡的目标是什么,她回答很干脆:“想学谢军姐姐读到博士,再就是给漂泊的爸爸妈妈在北京买一套房子,给他们个安乐窝,让我们的家不再漂流!”

母爱漂流

侯逸凡小时候很调皮,喜欢追着男孩子玩。三四岁时,在幼儿园学习剪纸,回家看到床单上的鲜花图案很漂亮,便拿着剪刀把床单的花朵剪了下来。为了培养她的兴趣爱好,父母曾给她报过多个辅导班,二胡、书法、声乐,但没有一样能提起她的兴趣。五岁时,妈妈领着侯逸凡到姨妈家玩,碰巧遇到姨妈邻家的女孩会下跳棋,便教侯逸凡,两人很快成了朋友。后来大人们发现,那位教侯逸凡下棋的女孩居然屡屡败给她。看到下棋使女儿如此快乐,妈妈便把她送到了当地的国际象棋班。2001年,侯逸凡来到山东齐鲁晚报棋院拜国际象棋大师童渊铭学棋。童渊铭是国内棋坛公认的棋才之一,慧眼识珠的他发现侯逸凡年纪虽小但很有悟性,而且有闯劲,便认定她是可塑之才。为了照顾女儿的生活,妈妈毅然办理了停薪留职,陪着她在山东学棋。童渊铭是个责任心极强的教练,他与侯逸凡既是师徒,又像父女。为了让侯逸凡的棋技尽快赶上棋院的大孩子们,他几乎每天都给她开“小灶”,从开局到战术,还让大些的男孩给她做陪练。再加上侯逸凡勤奋好学,她的进步非常明显。不爱哭是侯逸凡区别于很多女孩的特点,她的爸妈仔细想了半天才忆起在2002年侯逸凡八岁时因为下棋而哭过的经历。那一年,侯逸凡第一次参加江苏省青少年国际象棋锦标赛,前七轮连胜。第八轮对手是比她大的男孩,双方势均力敌,对手提和,但倔强的她却拒绝了。然而因行棋不慎,侯逸凡最后输了。这时,天真的她找到裁判说:“他刚才提出和棋了,应该算和棋。”但裁判说:“他提和你没同意,根据规则,只能是你输。”裁判还没说完,侯逸凡就哭了出来。然而她只哭了片刻,便止住眼泪跑出赛场。三年苦学,侯逸凡在童渊铭严师与慈父般的教导下终于脱颖而出。九岁那年,她被国家队总教练叶江川相中后破格进入国家队,从此侯逸凡在国家队的培养下迅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