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拉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赛事赛况

文章内容

德甲参赛球队,德甲联赛有u23政策吗

tamoadmin 2024-05-27
1.2023赛季中超共打几场?2.#十二强赛是不是说明足协的U23政策很有必要?3.中国足协U23政策有什么调整?4.中超u23新政策怎样规定5.为了世界杯中超

1.2023赛季中超共打几场?

2.#十二强赛是不是说明足协的U23政策很有必要?

3.中国足协U23政策有什么调整?

4.中超u23新政策怎样规定

5.为了世界杯中超外援归化球员,U23球员上场规则如何规定更合理?

6.如何评价足协“U23新政”

7.「深度解读」从U23新规定看足协急需科学决策优化机制之迫切性

8.新政下的中超各支俱乐部下赛季究竟谁最舒坦谁会最难?

德甲参赛球队,德甲联赛有u23政策吗

u23国足和国足的区别有:选拔对象不同、比赛规模不同、参赛资格不同。

1、选拔对象不同:

国家队的选拔对象是全国范围内最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他们通常是在职业俱乐部中表现出色、技术娴熟的顶级球员。

而U23代表的是23岁以下年轻球员,这些球员正处于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通过参加U23比赛可以展示自己的实力,为未来进入国家队打下基础。

2、比赛规模不同:

国家队通常会参加各种重要的国际比赛,如世界杯、亚洲杯等,这些比赛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而U23则更多地参与一些青年锦标赛或地区性比赛,如亚洲U23锦标赛等。尽管比赛规模较小,但对于年轻球员来说,这是一次宝贵的锻炼机会。

3、参赛资格不同:

国家队的参赛资格相对较为严格,球员需要通过严格的选拔和考核才能入选。

而U23则更加开放,只要年龄符合要求,年轻球员都有机会参加相关比赛,这样的政策鼓励了更多年轻球员积极参与国际比赛,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和国际经验。

u23国足和国足的介绍:

1、u23国足:

中国国家奥林匹克足球队,简称中国国奥队,2003年规范称为“U23国家队”,成立于1989年12月。主要任务是为了代表中国参加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和亚运会。球队由中国足球协会进行管理,成员主要是在各届奥运会时年龄在23岁或以下的年轻球员,但也会根据赛事规则临时包括个别超龄球员。

2、国足:

中国国家足球队始创于1924年,女子足球队于1984年成立。在1931年加入国际足球联合会(FIFA),1958年退出,并在1979年重新加入。

近年来,中国足球在国际足坛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中国男足在亚洲杯上获得了八强的成绩,这也是中国男足自2004年以来在亚洲杯上的最好成绩。此外,中国女足一直是世界足坛的强队之一,曾经获得过世界杯亚军、奥运会亚军等成绩。

2023赛季中超共打几场?

法律分析:中超u23政策是:5261每场比赛每队11名4102首发球员中至少有1名U23球员,外籍球员累计上场人次,中超联赛为不1653得超过3人次,中甲联赛为不超过2人次,中国足协杯赛中不同级别联赛球队之间的比赛,外籍球员每场报名上场规定按低级别联赛的规定执行,与上赛季相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强互联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理水平。

第九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对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批评和建议。

#十二强赛是不是说明足协的U23政策很有必要?

2023年中超联赛共进行34轮比赛。

中超官方公布了2023赛季中超联赛第11轮至第34轮的完整赛程。 第11轮8月5日开始,12月17日34轮全部结束。165天的时间里,中超联赛共进行了216场比赛,各队基本上每周一都有比赛。

第一轮北京国安VS沧州雄狮2023年6月5日19:00;第二轮成都荣成VS北京国安2023年6月8日19:30;第三轮16:30 2023年6月13日,北京国安诉。

中超联赛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已经结束。第一阶段采用赛制,海口赛区、大连赛区、梅州赛区。第二阶段采用主客场赛制,各队在各自主场对阵。第二阶段将于8月5日开始。

2023年中超规则

比赛规则2022中超联赛,U2U21政策,本赛季中超联赛将沿用此前的U23政策。 中超各队必须保证至少有一名U23球员上场,除非U23球员受伤离场且换人名额用完或被红牌罚下。

中国足协U23政策有什么调整?

是的。

足协的U23政策很有必要,虽然眼前很难带来质的改变,不过从长远来看,有益于年轻球员的成长。

由于要求每场比赛都要有U23球员登场,各俱乐部今后会重视年轻球员的成长,培养、储备足够的可用适龄球员,避免上场就被换下的尴尬局面。

2015年,痛定思痛的中国足球进行了一番大改,“管办分离”成为现实,足协改革成为独立的、更专业的机构。同年,广州恒大三年内第二次夺得亚冠冠军、中超转播权更是卖出了80亿的天价,这些都推动了职业联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在2004年本土亚洲杯夺得亚军、2005年“黄金一代”绽放世青赛后,国足的成绩却是一直在走下坡路,其间甚至有1-5输给泰国青年军的惨案发生。

面对国家队成绩的不断下滑,足协在今年年初再一次提出新政,即著名的U23政策和外援新政策。而这不是结束,下赛季可能还会有更激进的外援和青训政策出台。在日益繁荣的职业联赛发展和越发低迷的国足成绩的矛盾冲突下,改革的确势在必行不过对于足改的力度、方向以及方法,笔者表示只能引用蔡振华主席的一句话来回应:

“对于中国足球的发展,既要充满信心,也要正视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中国足球的问题,也绝非一日之功。如果不能认清这一点,就会继续重复以往的错误,特别是急功近利的错误。”

中超u23新政策怎样规定

本赛季中超联赛即将落下帷幕,关于中国足协U23政策,外界褒贬不一,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本赛季这项政策没有执行好,不少球队早早就把U23球员撤下。

为了加强培养年轻球员力度,中国足协计划在下赛季继续沿用U23政策,并且也会做出一些调整。

据悉,下赛季的U23政策将变成,90分钟比赛里必须有U23球员的在场。如果某队在球场上只有一名U23球员,当这名球员被换下来时,就必须用U23球员顶上去。也就是说,下赛季中超赛场上任何一个时间段里,都有U23球员在场才行。

与此同时,在替补席上,中国足协将规定需有两名U21球员进入,但出场时间尚未做出规定。关于外援,下赛季各支球队可以注册4个,登场3个。

与今年施行的规定相比,U23 条款被强化了。今年的中甲联赛还好,中超赛场上,各队都在小心试探着足协的底线,U23 首发球员的出场时间不短缩小。到后来,基本上变成了宁可浪费一个换人名额,也不想让 U23 球员留在场上的模式。明年,这一状况将不复存在。这样的规定仍存在着不合理性,但要比 U23 球员与外援挂钩科学很多。各俱乐部情况不同,现有外援的合同期也不一样,如果按照原来的设想,无疑会给俱乐部造成极大的浪费。

为了世界杯中超外援归化球员,U23球员上场规则如何规定更合理?

每场比赛必须有一名U23球员首发,在此前提下,U23球员使用人数还不得低于外援使用人数。这对U23球员的储备及主教练调配阵容都带来很大的考验,比如如果上三个外援,就得上三个U23,如果只有一名U23球员首发,三个换人名额就得有两个留给U23,如果遇到伤病,就更加困难。

如何评价足协“U23新政”

4名国内球员加3名外国球员,加2名归化球员加1名U23,u23必须全程在场。这可以完全保证岗位竞争,优秀的联赛也可以培养真正的国内顶级球员,具体分析如下。

虽然国家足球领域最强有力的一环是守门员,但是限制守门员的外援使得当地守门员发展迅速。国家足球队的水平与世界水平,在守门员这方面可以说是差距最小的,但是小差距并不意味着没有差距。为了跟上世界守门员的水平,不能全面限制外援,可以适当引入外援竞争,但同时也应该保护我国守门员。可以规定这个位置的守门员可以使用外援,但是外援只能打三分之一的赛季,三分之二的比赛时间仍然是当地守门员。

根据最初的外援政策,球场上外援球员的最大数量是三名。当U23政策得到优化时,对外援助政策也将恢复到原来的四名外援助规则。亚洲冠军联赛的对外援助政策是三加一,有三个非亚洲国家外援和一个亚洲国家外援。然而,中超联赛和亚冠联赛的外援政策脱节,导致亚冠联赛球队和中超联赛球队不一致,影响了球队的竞争力。所以把外援政策变成四外援也能引起球队的共鸣。

报名参加u23的人数没有限制。每个俱乐部都可以根据自己训练的球员的实力报名。主要的事情是定好上场的数量。比赛中必须有一名u23队员在场。u23球员只能被U23球员替换。这不仅会训练年轻球员,还会防止他们在比赛超过十秒钟后被替换,从而导致不专业的规则。归化的玩家对他们可以归化多少没有限制,但是他们最多可以入场两人。他们被视为国内球员,自然竞争。这样,我认为队里归化的球员将会更加归化,如果他们不能比赛,那将是毫无意义的。所有俱乐部肯定不会随便归化。

「深度解读」从U23新规定看足协急需科学决策优化机制之迫切性

这个政策的出来是疯狂开倒车,很有可能对中国足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至少是百害而无一利。

首先这两个政策出来最严重的问题并不是政策的内容上,而是政策并没有给俱乐部一个执行的缓冲期。无论是 U23球员的限制还是外援的使用上,这种政策的出台只要智商正常的人肯定会想到给俱乐部预留一到两个赛季的缓冲,最次也是保证在上个赛季结束前通报下个赛季的政策,现在距离下赛季开始只有2个月的时间突然宣布这条给俱乐部的调整时间太短,而这种突然发政策对联赛进行大调整的行为也带来三个隐患:

众所周知现在中超联赛的繁荣是因为金元足球的投入,这种朝令夕改的行为会不会影响中超金主的投入热情,或者至少对金主来说是丧失安全感的。

金主们重金砸下的顶级外援和教练是吸引球迷看中超最重要的原因,对于这些外援来说,中超这种朝令夕改的政策有可能让他们在合同结束前就丧失工作,或者至少影响到他们的工作内容,对于球员和教练来说也是毫无安全感可言。

好不容易这两年树立起来中超的影响力和口碑,在中国观众和海外媒体那里也因为这种乱七八糟的政策变成了笑话。

而对于两个政策,也非常糟糕,首先是名单里至少有两名U23球员,并且一人首发的规定,出发点很好,但是可操作性太差,有下面几个问题:

首先中超的观赏性肯定会受到影响,至少现在大部分 U23球员肯定是无法达到联赛需要的水平。

会直接拉大强队和弱队的差距,只要稍微看一下各个球队的名单就知道,我国比较好的 U23球员都在几个强队中,而中下游球队几乎没有 U23球员可用,比如力帆、泰达和延边只有一名 U23球员,而在这种政策下,U23球员的转会费用会明显上涨,没有钱的弱队只能买低水平的或者从自己青训里面找,结果就是这些球队场上很可能有极低水平的球员,使得强队和弱队的差距更明显。

考虑到球员有可能受伤等问题,两名 U23球员是肯定不够的,理性考虑至少要4名,也就是说大量的非 U23球员生存空间会被挤压,甚至一定会出现大量球员在 U23的时候踢主力,而到24岁的时候,就无球可踢,甚至拿不到职业合同的情况,这对培养球员并没有半点好处。而那些因为 U23球员政策失去工作的现有球员,他们的利益谁来保障?

政策对细节的制定很不清楚,假设俱乐部因为某些原因不够2名 U23,比如受伤。那么要怎么操作,如果没有替补的 U23,那是不是大名单少一人就可以,如果没有场上的 U23,那是要首发少一人?这些非常重要的细节根本没有写清楚。

未来几年国奥队成绩定然会一塌糊涂,国奥队比赛基本都不在国家队比赛日,这种情况下每个队的 U23 都必须留着应对联赛限制名额,肯定不会同意被征召,所以很长时间国奥队能够征召的球队肯定是非职业球员。

而对于完全没有半点意义的新3外援政策,又有这些问题:

和前面一样,势必会影响观赏性。

如果3外援政策执行,那和亚冠的3 + 1政策有冲突,对于亚冠球队来说,要怎么配置外援?如果备一个亚外的话,很有可能就是只是亚冠使用,如果不买亚外的话,定然会影响亚冠成绩。

正在合同范围内的外援要怎么处理,这个转会期已经有不少球队买了亚外,甚至很多都不是亚冠球队,这里产生的经济损失,足协愿不愿意承担?如果足协不愿意承担,凭什么球队要根据你莫名其妙改的规定承担这些。

中国足球最需要的根本不是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政策,需要的是增加足球人口、提高青训水平和增强职业联赛影响力。

中国足球成长最大的阻碍就是这帮猪头们。

-

多说一句,联赛就是联赛,国家队就是国家队,如果联赛成绩好对国家队成绩有积极作用,但没有任何道理影响联赛而为国家队培养球员。更何况我并不觉得现在这两条能起到培养效果。

新政下的中超各支俱乐部下赛季究竟谁最舒坦谁会最难?

昨天(18日),中国足协中国足协正式向中超各俱乐部下发了“ 关于调整《2019中超联赛规程》相关条款的通知 ”。通知的核心内容就是U23球员、外援出场名额的调整, 从中超第16轮开始,每场比赛场上的U23球员始终不少于1名,而同时上场的外籍球员不得超过3人也就是可以用外援换外援 。放在以往,在联赛赛季中期对整个竞赛规程进行调整,或许又会引起各界的强烈反弹或反对,毕竟 游戏 进行了一半之后,突然改变规则,显得很不严谨、严肃。但 这一次,从传言流出到最终正式下文,这几个新的调整举措反而是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其中的反差或许很值得深思

1、U23政策原来的执行与出发点相悖

在最新的《通知》中,中国足协围绕着U23球员的规定,调整为“ 每场比赛,场上的U23球员始终不少于1名(受伤离场且换人名额已用完、被红牌罚下等原因除外),如俱乐部队报名球员中有被各级国家集训队征调的U23球员,可不执行U23球员政策 。”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调整,很重要一点就是今年以来,中超、中甲联赛中有关U23球员的使用之混乱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过去,U23球员进入首发阵容中,打了几分钟之后便被替换下场,这是一场常态,只是U23球员首发出场的时间越来越短而已,就像今年第13轮天津天海主场迎战河南建业队时,22岁的文俊杰首发出场之后,仅仅55秒就被裴帅替换下场,更是创造了中超联赛的一项“奇葩”纪录。而更为荒谬的是,U23的守门员身穿场上球员的球衣也在最后时刻“混”出场了,目的就是满足原先规定中的“每场比赛,每支俱乐部队11名首发球员中至少有1名U23球员、U23球员的实际累计上场人次不得少于3人次”这样的要求。而 所有这些,与当初推出“U23政策”的动机与出发点,已经完全背离了

当初“U23球员”的规定重新出现在国内职业联赛时,其初衷和目的恐怕无需质疑,就是希望能够给本土的年轻球员以更多的锻炼和比赛机会,培养自己的本土球员,以便更好地让年轻球员进行成长。而且, 实施几个赛季以来,整体来说,还是有不少U23球员经过联赛的锻炼已经成长起来,效果还是有的 。当然,在各俱乐部的具体执行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乱象,不能因为这些乱象的出现,就将其归结为U23政策有问题。

实际上,不仅仅是中国的职业联赛在实施与执行U23政策,近邻的韩、日,西亚的卡塔尔、巴林,中亚的乌兹别克等国,最近几年来都开始陆续执行U23规定,笔者曾多次撰文进行过介绍,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重复了。而对于国内联赛如何更好地执行U23政策,舆论、媒体也曾无数次提出过合理化的建议。但是, 这样的政策为什么在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足球联赛中始终能够很好地得到实施与贯彻,可到了中国足坛,就出现如此多千奇百怪的“乱象”? 说到底,恐怕根本原因还是问题出在相关的管理部门。

2、上有政策下游对策的又一具体实例

当今的中国 社会 ,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现象,即所谓的“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众所周知,当初“U23政策”的出台并不是中国足协的本意,而是来自更高管理部门的意见。作为更高一级管理部门,提出增设“U23政策”,目的就是前面所提到的, 希望能够遏制国内联赛中“一切靠‘钱’来解决”的不良倾向,希望能够培养自己的本土球员,尤其是U23年轻球 员。

而且,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作为更高一级管理部门,更多地只是提出一个原则性的东西。这就好比《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是中国足球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纲领性的文件,仅仅只是诸多原则性的东西,而具体到某一个问题、某一个实际情况,需要具体的执行者根据这个《方案》中的原则以及相关精神,拿出更有效、更具体、更切实可行的方案与举措,来解决中国足球的具体而现实的问题。所以, 《方案》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具体到所有每一个细节,更多的细节其实应该是由执行部门进行研究,从而更“接地气”地去执行,并最终贯彻与落实《方案》精神

但是, 因为这个U23政策不是由中国足协这个层面提出的,甚至涉及到某些人的某些具体的利益 。于是,为了让外界看到“U23政策”是“有问题的”、“不合适的”,因而,在拟定这个规定的“细则”过程中,故意留出太多的破绽与漏洞。所以,最近两三年来,我们在中超、中甲联赛中看到了那么多的“乱象”。面对这些“乱象”,相关的管理部门似乎就可以有推卸责任的理由了:“这些政策我们也不想出台,没有办法,上面有要求,我们能怎么办?”其最终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证明”给外界看:“ 你看看,领导外行,提出了这些可笑而不合理的要求。

这就是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整个过程中,相关方面并不是积极地采取补救举措,仅仅只是被动地机械执行,甚至任凭乱象泛滥。

3、中国足球重振科学决策与优化机制!

当初“U23政策”规定匆忙出台,“漏洞”其实就业已存在了,如果还有印象的话,辽宁队当年参加中超联赛的第一场比赛就闹出了“笑话”。但过去了这么长时间,缘何漏洞始终未能及时修正?而这一次,中国足协的通知下发后,很快就得到了积极的反馈,这一方面源于充分征求了各地方俱乐部的意见,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一种“决策修改”,也就是 整个过程受到了积极的反馈,敢于对过去的不合理的东西通过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程序进行调整,有勇气面对自己过去所出现的失误 。这其实才是这次U23与外援调整通知背后更值得肯定之处。

笔者不敢保证,这次调整后的规定与细则在未来的执行过程中就一定不会再存在或出现其他漏洞或“神操作”模式,但这个新规定肯定会令先前出现的一系列“神操作”的“市场”与“空间”大大减小。而且,“ 法律法规永远是滞后的 。”中国足球需要的是能够及时修正,犯错、出错不可怕,可怕的在于不承认出现了错误,甚至任凭错误四处泛滥。一个小小的“U23”问题如此, 中国足球这么些年来那么多具体而实际的问题,如果不是每一个,仅仅只需要一半或者一小半都采取如此之态度、“糊弄事”,中国足球也就不可能正常

当前的中国足球,首先需要的就是减少各种“人祸”,需要尽快建立起一个科学决策的机制,同时也更需要决策的修改机制与优化机制,让中国足球的各项规定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才能确保中国足球向着正常而 健康 的轨道前行。

? 新政下的中超各支俱乐部下赛季究竟谁最舒坦谁会最难?

过去两三个赛季中,中超联赛开赛前最大的焦点就是看哪家俱乐部又“烧钱”引进了哪位大牌。今年虽然也有像卡拉斯科、盖坦、马斯切拉诺等世界级大牌加盟,但整体上已经在相关政策的限制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单纯依靠“烧钱引进大牌外援来快速取得成绩”的方式,某种程度上是将中国职业足球引入歧途,从控制“烧钱”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策略与方向是没有问题的。

a

两道紧箍咒直接安在了中超联赛的脑袋上,外援政策从4+1修改成了不设亚外的三外援,U23政策从天而降,强制要求每支球队在每场联赛都要首发一名年轻球员。

各种各样的猜测和戏谑也随之而来,什么“开赛1分钟就换下U23”,什么“因为停赛、伤缺等各种原因未能派出U23而导致自动判负”,什么“各家球队纷纷揭发举报对手U23球员年龄作假”……

b

一个赛季过去了,这些戏谑并没有成为真实的故事和事故,2017赛季的中超联赛也落下了大幕。虽然上述相当狗血的剧情没有上演,但不管怎么说,从天而降的外援规定和U23规定必然影响到了中超联赛的水平,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而这篇文章就是要来看看这个影响有多大。为此,我查到了过去7个赛季(2011-2017)的数据,并且尝试在这里发掘出一些有趣的东西。

至于为何要从2011赛季开始,因为2011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从2011赛季开始,广州恒大开始征战中超联赛,也开启了中超联赛“金元足球”的新模式,相比之下,在2011年之前的联赛就会和今天出现一些代沟。

c

首先,影响联赛观赏度的最大因素就是强弱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