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拉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体育播报

文章内容

英国举办奥运会评论_英国举办奥运会评论怎么写

tamoadmin 2024-05-31
1.国外如何评价伦敦奥运会2.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3.为什么伦敦奥运会这么挫4.2012年伦敦奥运会闭幕式的褒贬不一5.伦敦奥运拿什么影响一代人 日不落欲重树

1.国外如何评价伦敦奥运会

2.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3.为什么伦敦奥运会这么挫

4.2012年伦敦奥运会闭幕式的褒贬不一

5.伦敦奥运拿什么影响一代人 日不落欲重树强国

英国举办奥运会评论_英国举办奥运会评论怎么写

我与奥运

“游伦敦,看世界”,背后的理念就是在伦敦你可以看到整个世界。表达了伦敦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激情和热爱。一场即将在北京举行的体育盛宴,对2012伦敦奥运会我开始了畅想。

我畅想,畅想着在2012年奥运赛场的看台上有更多的残疾人能和我们一起分享赛场的刺激,奥林匹克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我畅想,畅想着在那激烈的赛场上,对手与对手之间仍然相互帮助,彼此之间充满关爱,让他们尽情的诠释奥林匹克精神,诠释2012奥运会。

我畅想,畅想伦敦人们能用不同热情来招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让2012北京奥运会真正成为最有特色的奥运会,让他们知道2012奥运会伦敦投入了他们真诚的心。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我的畅想开始变成了期待,希望在期待中实现我的梦想,让伦敦奥运会真正成以人为本的人文奥运,让它尽情阐明奥林匹克的精神的内涵。

我与奥运

奥运是什么?在我的眼里,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人类之间的战争,就其本质目的来说,并不在于屠杀,而在于使敌方屈服,这一点,在奥运会上得以充分实现。

奥运是一个舞台,展现着力量、意志、技巧和自然的美,人们为胜利所鼓舞,为失误而遗憾,为参与而自豪。每一枚奖牌,其份量均超过奥斯卡、金熊的奖杯。

奥运是人生的缩影。冠军是幸运的,在通往冠军的金字塔下,多少无名英雄为之而奋力攀登;冠军是短暂的,今日的冠军,明日可能名落孙山;冠军是相对的,某一项目的冠军,在其它方面很有可能是低能儿;冠军是荣耀的,但在他高唱国歌、热泪盈眶之时,想到的并不是未来怎样辉煌,而是回想到了数年来伤病的困扰和艰苦的训练;冠军是可贵的,在他的身上,有着多少不屈不挠、挑战自我、勇攀高峰的精神。

奥运是人类的圣会。除了它,人类的哪一项社会活动能在如此公正、详和、欢庆的气氛中进行!我祝愿奥运精神永驻人间,给世界带来和平、带来欢乐、带来繁荣、带来希望。

国外如何评价伦敦奥运会

仅供参考。

新华社伦敦8月12日奥运专电(记者公兵、马向菲)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12日的中国代表团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代表团取得了境外参赛奥运会的最好成绩。

刘鹏将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的运动成绩归纳为三个特点,其一是取得境外参赛奥运会的最好成绩。他说,截至目前,中国代表团共获得38枚金牌27枚银牌22枚铜牌,奖牌总数87枚,排名金牌榜第二和奖牌榜第二,创6项世界纪录、6项奥运会纪录。从项目分布来看,中国代表团在11个大项上获得了金牌,在17个大项73个小项上获得了奖牌,取得了境外参赛奥运会的最好成绩。

刘鹏表示,第二个特点是项目结构有所优化,一些项目的质量和水平有所提高。传统项目发挥正常,整体取得良好成绩,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体操、举重、射击、蹦床等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共获得27枚金牌,占代表团金牌总数71%。潜优势项目取得新进展,帆船、击剑、拳击、跆拳道、自行车、花样游泳、射箭、摔跤等潜优势项目共获得5金7银6铜。特别是基础大项游泳、田径取得明显进步,共获得6金2银7铜,占代表团金牌总数的16%。在中国体育代表团所获金牌奖牌中,有8个项目是历史上首次获得奥运会金牌,有17个项目是历史上首次获得奥运会奖牌。这些反映出中国竞技体育在项目结构调整、促进竞技体育均衡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三个特点是:新老交替,相互促进,以新为主的队伍经受了考验。北京奥运会后,各个项目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中国代表团中有62%的运动员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乒乓球继北京奥运会后再次包揽奥运会全部4枚金牌,羽毛球首次包揽奥运会全部5个项目的金牌。跳水、举重、体操、蹦床、拳击等获金牌项目保持或创造了境外参赛奥运会的最好成绩。射击、跆拳道项目也取得了良好成绩。在中国代表团中,有11位雅典和北京奥运会冠军在伦敦蝉联金牌,更为可喜的是,在中国代表团已经获得的金牌中,有23枚是由首次参加奥运会的年轻选手获得,他们成为中国竞技体育的新生力量。

刘鹏还表示,中国运动员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体育道德风尚。“刘翔面对挫折,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决心和毅力;乒乓球运动员王皓等诸多获奖和未获奖运动员决不放弃,实践‘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理念,追求自我超越,展现良好风尚,弘扬参与激情,分享体育欢乐,都是对体育精神更深刻的诠释和体现。体操运动员陈一冰,自行车运动员郭爽、宫金杰不仅展现了中国运动员的高超技术和水平,更展现了中国运动员的文明和风范。”(完)2012/08/12 20:24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国外对伦敦奥运会的评价我们暂无从知晓,但主办方的确在很多方面做的不足,如把开幕式引路员直接把日本队带出场外;

另外就是比赛对裁判的异议,这个大多与我们是相关的,评判对我们也是不利的,当然我们的反应也是最强烈的,只是比赛结果不能改变;

无论哪国举办奥运会,都会有不足的一面,作为国人应更平静平淡地看待,可以失去金牌,但可以赢得尊重!

为什么伦敦奥运会这么挫

我谈伦敦奥运会开幕式

奥运开幕式已于28日早七点结束,听着周围对这届奥运会褒贬不一的声音我想谈谈自己对这次奥运会开幕式的看法。

28日凌晨四点,彻夜等候的我终于在网上等到了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开幕式。

伴着莎士比亚《暴风雨》的名句:“别害怕,这岛上众声喧哗”的激扬朗诵,奥运会拉开了帷幕。舞台上绿油油的草地和潺潺流动的溪水把人们带回旧时的英国田园。为了追求更加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这次奥运会开幕式的导演也就是曾指导过《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的丹尼·博伊尔别出心裁的搬上了12匹马、3头牛、70只羊和3只牧羊犬,让观众亲身感受到农耕社会的绿色与愉悦。

随后六座烟囱拔地而起,人们也紧跟历史脚步从恬静的小农时代到了繁忙的工业时代。纺织工人、矿工、钢铁工人、工程师逐一登场,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工厂”的场景被生动呈现在观众眼前。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推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在1765年珍妮纺织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出现,18世纪中叶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让英国从手工劳动走向了机器生产时代。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电气的广泛运用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世界也步入电气时代,工业的重心也由轻工业转变成重工业。发电机问世后,相继发明了电灯、电话、汽车和飞机等。即便是当今高科技的现代化生活也离不开那时的发明创造。

这些技术革命大大的提高了劳动效率,引起了手工工场工业向工厂工业的转变 ,同时工业革命也密切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城市的兴起,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然而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不仅是无上的荣誉和昌盛,也给英国带来了战争。英国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牺牲了很多为国捐躯的士兵,奥运开幕式仪式虽然是个喜庆兴奋的日子,却仍旧不忘在舞台上留出时间悼念那些已逝的亡灵,肃穆而立的士兵,怒放的红色**都更让我们明白了和平的可贵。

二战后,英国在战争中受到了重挫,为了恢复发展社会,英国首相丘吉尔进行了一系列社会变革:建立了社会福利制度,为公民提供了一张社会保护网,以此刺激人民生产积极性。舞台上装扮成护士的表演者和推着病床的助理员工,象征着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和福利国家的身份。政治和文化密切相关相辅相成,英国正是想通过奥运文化向世人证明其政治体系的优越以及世界大国的地位。无论我们对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如何评价,单纯就奥运会而言,通过如此诙谐的表演展现国家整体特色未尝不是一种成功一种创新。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参与演出的表演人员并非舞技高超的专业舞者,他们都是来自英国国民健康保险制度机构的普通工作人员。不用职业舞蹈演员,让医生护士们本色出演,倒是添加了些真实感和亲切感,倡导了全民奥运的精神。这就是体育的魅力,无论你是什么种族,什么肤色,什么职业,奥运把我们连在了一起。

舞台上的表演队伍除了有护士医生外还有GOSH儿童医院的300多名孩子,在台上给这些孩子讲故事的女士是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奥运会告诉我们英国不仅是像“黑暗的撒旦磨坊”般的工业大国,同样也是一个充满神奇幻想的童话王国,《彼得潘》《哈利波特》《查理与巧克力梦工厂》这些优秀的儿童读物都来自英国,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通过这些读物有了某种密切的联系。奥运会不仅是成人的盛会,也是孩子们的乐园,这便是本届伦敦奥运会的主题“激励一代人”。

英国不仅拥有优秀的童话小说,还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和**明星。世界喜剧大师卓别林,奥斯卡影后奥黛丽赫本都是英国人,在英国**中与奥运主题关联最密切的就是1982年获得奥斯卡奖的《火战车》,它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讲述的是一个犹太大学生为了消除种族偏见,一心想取得奥运会百米金牌为犹太同胞争光,最后他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取得奥运冠军。这次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翻拍了《火战车》中的经典桥段,其中“憨豆”亲自现身,以一场壮烈的“幻想”将全场气氛推向一个小高潮。然而,正是这段“恶搞”背后, 透露出奥运会的坚持、平等精神。我想当那段熟悉的插曲响起时,打动我们的不仅是奥林匹克的自强不息精神,同样也是英国**工业发展的永不停息。

英国是个多元化开放国家,说到**不得不说那部风靡全球的《007》系列,而说到英国历史文化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起女王。女王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象征和宗教领袖。把007和英国女王联系在一起变成了这次开幕式的一个亮点,伊丽莎白以“跳伞”的方式空降伦敦碗,成为了史上年龄最大的邦女郎。女王到场后,乐团唱起了英国国歌《God Save the Queen》。可见女王即使没有实权却仍旧受到所有英国国民的尊重,这也说明了英国皇室在英国文化外交活动以及国民精神上的元首作用。

英国音乐对世界贡献也是非常大的,上个世纪60年代音乐风格主要以乡村田园为主,70年代朋克、摇滚开始流行。奥运开幕式上英国流行音乐史上的知名歌手几乎全部囊括,甲壳虫、滚石、皇后,各种曲风朋克、电子、说唱无一遗漏。

压轴环节原甲壳虫成员保罗经典重现,再度演绎了那首曾经甚至现在一直感动数人的《Hey Jude》,这个环节让我激动的落泪,我个人非常喜欢这首歌,几乎每次KTV必点。这首歌是保罗于1968年为列农五岁的儿子Julian写下的,目的是鼓励Julian在失去父爱的情况下也能坚强勇敢的生活。这首歌也告诉我们每一个都应该为自己的理想和梦努力的活着,不要沮丧不要放弃。

四十多年后的今天,这首经典励志歌曲重新唱响在奥运赛场上,表达了英国人对奥运和平顺利举办的美好祝福,当全场8万多人跟着一起合唱的时候我想你们很难理解我当时的心情,虽然不在现场,虽然只是隔着网络,但这首歌带来的冲击力绝对可以穿透一切的震撼着我,对于一个热爱音乐的人你无法想象他挚爱的一首歌在代表全世界荣誉竞争的奥运会上、数万人跟着倾情合唱的情况下给他带来的刺激和感动,更何况是这由这首歌的原唱演绎的。虽然保罗如今已经68岁,在那么宽广宏伟的“伦敦蛋”里唱的没有年轻时那么完美,但仍然没有任何人可以取代他的经典,就像迈克杰克逊,像家驹,这些人就算死了不在了也仍旧是每个人心中的经典。保罗宝刀未老,整个运动场的人的情绪都被他带动了,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最大的热情祝福着奥运,表达着自己的兴奋。

没有北京奥运会浮夸华丽的开场,也没有水立方鸟巢的精致宏伟场地。于是很多人开始抱怨这一届的奥运会开幕式不好看。单凭舞台特效够不够绚烂来评价其奥运会开幕式成功与否未免太过片面。正所谓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件事不可能迎合所有人的品味。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国家拥有最好的,但不能总是活在自己理想的乌托邦中,在努力发扬本土优秀文化时也应该看到别人优秀的地方。这才是一个有利于发展的长远之计。在我看来每个国家的历史、经济、文化的不同所举办的奥运风格和其努力造就的奥运精神也有所不同,伦敦奥运会尽管不够气势磅礴不够雍容华贵但它敦用真实质朴的风格向全世界宣布伦敦的发展影响着世界。

最后,衷心的祝福奥运会顺利举行,中国健儿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如果帮到忙了望采纳。

2012年伦敦奥运会闭幕式的褒贬不一

举办奥运会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整个欧洲经济衰落,英国也缺钱。而在英国,办奥运会的主要是私营机构和公司,少拿一分钱他们都不会给你办事。而且公司以盈利为目的,他们要压缩成本,赚足利润才有兴趣参与举办奥运会。

例如奥运安保公司是私营公司,公司高管领着惊人的高额工资,但是安保人员却不给安排足够,而且都是经过半天培训就上岗的新人。人员不够而且经验差,自然导致效率低下,服务水平差。

总的来说,这次伦敦奥运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赚钱,而奥运会发展到现在并不是那么容易赚大钱了。而英国方面还是想尽可能多赚钱,只好将各方面的服务缩水,导致伦敦奥运会的组织混乱。

伦敦奥运拿什么影响一代人 日不落欲重树强国

2012年伦敦奥运会已经落下了帷幕。12号,当本届奥运会即将进入尾声时,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表示,这次奥运会举办得非常成功,伦敦奥组委的工作也令人满意。那么参赛各国对于这次伦敦奥运会又抱着怎样的态度呢?对自己代表团取得的结果是否满意呢?

在伦敦奥运会上,法国派出了332名运动员参赛,其中男子186人,女子146人。经过激烈的角逐,法国奥运代表队最终以11金、11银和12铜的成绩,排在了金牌榜的第七位,成功实现了参赛前的预计目标。当然,从奖牌总数上看,法国队此次只获得了34枚奖牌,还不如08年的40枚奖牌成绩,而且法国在一些传统优势项目上也爆冷门,在小轮车比赛、马术比赛上发挥不佳,尤其是在击剑这个强项上,法国队竟然未获得任何奖牌,这令法国感到十分失望。在田径项目上,法国媒体认为,面对博尔特(微博 简介)等牙买加的强劲选手,法国运动员没有发挥好,成绩不理想。当然在整个比赛中,法国队也有很多的惊喜,尤其是游泳项目上,如男子4x100米自由泳、尤其是在男子50米自由泳项目上,游泳小将 马纳多 以21秒34的成绩意外夺冠;在女子皮划艇项目上,29岁的法国女选手 菲尔 拔得头筹。此外,法国队在男子和女子手球项目、在篮球项目上发挥得也不错。

法国奥委会表示,虽然法国离英国很近,有地利的优势,但是法国没有从奖牌总数上超过往届,但是从金牌总数上有所提高,从总体水平上,对法国奥运代表队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

曾经的金牌大国俄罗斯似乎对于本国运动员在这一次的奥运会上所取得的成绩并不十分满意。他们冷静地分析了其中的各种原因,希望能够在四年后的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拿到更好的成绩。

俄罗斯媒体对刚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本身评价不是很多,更多的注意力还是放到了对自己国家运动员在赛场上表现如何进行报道和评论。

俄新社一则报道中说,最新一项民调显示,有三分之一的俄罗斯人对俄奥运代表队的表现表示失望,认为俄罗斯队在伦敦奥运会上很失败。同时也有49%的受调查俄罗斯人表示,运动员们已经尽力了,有些队员是因为心理压力和精神紧张而失掉了成功的机会。另有一些人则说,当运动员们表现不错的时候,裁判们有些故意压低分数,更多的偏袒英国和美国队,体育总是同它所代表的国家有关。

由于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历届奥运会上无论是前苏联还是俄罗斯队都能进入金牌榜前三,而这一次屈居第四的现实让很多俄罗斯人心有不甘。俄罗斯主流体育网站刊登了题为《俄罗斯人功能上准备好了,但奥运会是神经的战争》的文章。文章中援引俄前奥运会冠军的话说,如今俄罗斯运动员的技术、后勤保障条件都是齐备的,只是缺乏心理素质,这正是造成伦敦奥运会没能得到更多金牌的主要原因。

不过从伦敦奥运会进入倒计时以来,俄罗斯各媒体对自己国家代表队的评价渐渐缓和,甚至转为称赞和鼓励。俄罗斯媒体评论到,伦敦奥运会的气息还未平静,俄罗斯人已经开始寄希望于四年后的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了。

伦敦已经是历史上第三次举办同样的盛会了。当所有人都认为这次他们可以把奥运会用以往的经验轻车熟路举办的时候,屡屡出现的错误却也一度引起了大家的一些争议。肯尼亚把某些问题进行了逐一列举。

对于刚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肯尼亚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民族日报》的评论文章说,吸引了全世界大约10亿人关注的本届伦敦奥运会,与过去六十年里举行的历届奥运盛会一样,充满了争议,甚至可以说是问题多多。比如,哥伦比亚与朝鲜的女足比赛被无缘无故地推迟了一个小时进行,而开场的视频介绍却错误地出现了韩国国旗。各个场馆的门票早已全部售空,但赛场内却有众多座位是空着的。与此同时,在场馆外,无数票贩子却在兜售本应属于赞助商和各国奥委会的门票。英国奥委会首席医疗官员曾强烈建议运动员在奥运期间应避免与他国运动员握手,以避免感染疾病。《民族日报》认为,这是非常“放肆”的言论。此外,该报认为,伦敦奥运会会徽也是充满了争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纳粹标志”和“暗示性行为”,完全没有顾及他人的感受。

而美国的《华盛顿邮报》则关注到了女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上的表现。

《华盛顿邮报》注意到,女性已经成为奥运会成功的巨大功臣!文章指出,奖牌榜上排名前三位的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其金牌和奖牌的获奖者中女性超过了男性!而且,女子运动员还首次出现在本届奥运会上沙特、文莱和卡塔尔代表团里,女性参赛选手继2008年北京奥运创造了占全体参赛运动员42%的高比例之后,本届奥运会这一比例再次得到提升,达到44%。因此,《华盛顿邮报》的评论文章称,女运动员们的杰出表现是伦敦奥运会最大的成功。

从北京到伦敦

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似乎仍在眼前。如今,舞台已转到伦敦。那里将会演绎怎样的奥运激情?中美金牌大战将掀起多少风浪?刘翔、孙杨、李娜等“中国龙”、“中国凤”还将续写多少传奇?

历史上,英国人曾两次在现代奥运面临危机时“挺身而出”。如今,欧债危机的背景下徘徊不前的英国经济则热切期待奥运“反哺”。7月27日,口号为“影响一代人”的伦敦奥运能否为凄风苦雨的世界经济带来一片明媚?

让我们,走近英国,走近奥运。

伦敦“影响一代人”意味什么?

对于英国人来说,如今再一次与奥运牵手,已不再是满足自身的奥运情结,也不屑去树立“日不落帝国”的形象和国威,他们更希望通过奥运来实现人文、经济和体育重回世界中心的雄心。

继1908年第4届奥运会、1948年第14届奥运会之后,2012年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三次来到古老的伦敦。如今,全世界都开始前瞻伦敦奥运。人们好奇本届奥运会将有什么精彩看点,人们也在好奇伦敦奥运会的口号—— “影响一代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走出困境,变被动为主动

6月5日,伦敦奥运会倒计时第50天,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向世界宣称:伦敦已经准备好了,伦敦将信心十足地去迎接这次伟大的盛会。

与往届奥运会不同,总预算仅为93亿英镑的伦敦奥运会从一开始就面临资金不足的窘境,甚至一度还面临停办的危机。然而,睿智的英国人没有退缩,反而在逆境中崛起,在困局中突围,伦敦变被动为主动,扭转了危机。为此,英国和伦敦赢得赞誉。

两年前,发端于希腊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开始由单一国家演变为整个欧元区危机,进而发展为制约并影响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场“债务风暴”。去年下半年,欧债危机出现了向法国、德国等欧元区核心国家蔓延的态势,严重阻碍了欧洲经济复苏的脚步。

英国没有使用欧元,欧债危机对其影响没有对德国、法国那么大,但是这场风暴还是给英国筹办奥运会带来了极大困难。高消费、高福利是“长期的难题”,已经令英国经济举步维艰。受长期低出生率、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和二战后生育潮人口大规模步入老龄等因素影响,从20世纪末开始,欧洲大多数国家的社会负担越来越重。然而,即使经济不景气,社会压力大,欧洲的大多数公众却不愿改变高消费、高福利的格局,个别欧盟成员国政府不顾本国财政情况与经济实力,一味寻求与发达国家同等的高福利。其中欠发达的希腊和爱尔兰较为突出。2010年,希腊社会福利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0.6%,而社会福利在政府总支出中的占比更是高达41.6%。

危机令伦敦奥运会两个主要基建工程——预算10亿英镑的奥运村和4亿英镑的媒体中心——开发商资金长时间无法到位。为了节省开支,伦敦甚至取消了4座体育场馆的修建计划,而把赛事转移到现有场馆内进行。其实,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心中非常清楚伦敦面临的资金问题,他说:“我知道我们在北京的成功之后,步入了经济困难时期。但奥运会以前也曾成功度过难关。奥运会的历史告诉我们,只要下定决心和努力奋斗,就能战胜暂时的困难。”

此前,伦敦曾经主办过两届奥运会,分别是现代奥运的初创期1908年和二战结束之后的1948年。而时隔60多年后再次获得2012年的主办权,使伦敦一跃成为第一个三次举办奥运会的城市。但说来也很偶然,前两次奥运会都是伦敦接了别人留下的摊子,1908年奥运会原本应该是在罗马举办的,当时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引起一场巨大灾难,意大利政府无暇顾及奥运会,国际奥委会于是将奥运会授予伦敦举办。而1948年的奥运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百废待兴,正忙于恢复重建,英国奥委会于1945年10月向国际奥委会申请举办第14届奥运会,申办城市仅有伦敦一家,因此英国轻而易举地获得了主办权。当年伦敦再次成为奥运会的“救世主”。 1948年的奥运会主办者囊中羞涩,连参赛运动员吃饭都要限量。不过,让人佩服的是,那时的英国政府并没有打肿脸充胖子,而是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目的只有一个: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办好奥运会。

英国人怎么也没料到,半个多世纪后,当他们第三次享受承办奥运会的荣耀时,居然又面临了始料不及的金融危机!据业内专家透露,原本英国政府预估约有7亿英镑私人资金注入奥运以及在伦敦以东斯特拉特福周围地区的改建工程。但北京奥运会后,全球银行停止借贷,开发商资金吃紧,纳税人将不得不被动介入。提供1.7万名选手、官员和裁判员入住预估耗资10亿英镑兴建的奥运村,一度成为最头痛的问题。开发商希望在奥运结束后出售部分建筑收回一些投资。负责2012年伦敦奥运基础建设的伦敦奥运筹建局,计划注资5亿英镑兴建奥运村与媒体中心,其余费用则由私营企业负责筹资。

面对一系列的困难和阻力,英国人没有退却,而是通过制定系列举措,坚定了决心——要举办一届“节俭”但“赚钱”的奥运。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盈利”已经成为各国争相申奥的重要原因之一,英国也不例外,他们在申办时就将奥运能够提升经济作为服众的理由。受金融危机影响,英国2012年上半年经济将为负增长,失业人数将升至285万人。英国政府更希望通过奥运振兴经济,首相卡梅伦下令额外支出4100万英镑投入奥运会的开闭幕式演出,面对民众的抱怨和反对,英国体育部长休·罗伯逊回应道:“之所以要再投资4100万英镑,并不是为了追赶北京奥运会,而是希望人们在离开后英国还想回到这里旅游,让我们的经济及旅游利益达到最大化。”

在金融危机下办奥运难以做到皆大欢喜,但英国要办一届投资回报率最高、最体现可持续性奥运的目标从未动摇。日前,首相卡梅伦自信地表示,奥运期间可能为英国增加10亿英镑的收入,而英国政府的任务就是将潜在的商机转化为现实。旅游业是英国第五大产业,政府计划在奥运会期间推出增加法定假日等措施推动旅游业盈利。而为了让英国零售业走出目前的困境,英国政府放宽伦敦奥运会期间商店周日开门经营的规定,现行法律规定英格兰的大型商场只能在星期天开门营业6小时,而从7月22日开始,商场将可以在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的8个星期日延长营业时间,据估计,仅此一项就能给各商家带来9000英镑的收益。

此外英国政府还想利用举办奥运为英国企业开拓市场,重点对象是中小企业。英国投资贸易署的奥运遗产部常务董事科林斯向媒体透露,他们通过奥运推动经济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个是“英国企业俱乐部”,这是一个任何企业都可以免费加入的在线商业信息平台,奥运结束后依然使用。另一个是将伦敦繁华地段的兰卡斯特大厦在奥运期间作为英国的“商业大使馆”,向来参加奥运的各国商界人士推广英国企业,据悉,奥运期间兰卡斯特大厦还将举办“中国商业日”。科林斯还透露,英国政府在给企业搭建商业平台时,遵循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例如通过争取私营部门的赞助和合作,凡是在英国企业俱乐部注册的企业都可以在奥运期间免费使用伦敦市中心的一处高级活动场所,这给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不小的便利。

当然,英国政府的努力能取得多少实绩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正如塞巴斯蒂安·科所言:“奥运会不只是一个17天的活动,申办时我们承诺要对伦敦东区改造,而如今我们开发改造了其中的120公顷。”对于举办伦敦奥运会到底赔不赔钱,伦敦发展署业务支持及推广部总监罗贝德说道:“通过奥运重振伦敦这一世界商业之都、世界金融服务业之都,不能简单地用商业利益来衡量。”

无论塞巴斯蒂安和罗贝德,其实向我们传递了同一个信息:英国举办奥运会更深远的目的是重返世界经济中心,其雄心之大令人刮目相看。不过英国政府也不会放过眼前的利益,伦敦奥运会的门票已销售一空,开幕式的门票已经被炒到了9000英镑一张,仅奥运门票这一项收入就达到了伦敦奥运会预算的四分之一。奥运会还没有开幕,不过这场盛会很可能成为英国提振经济的强心剂。

借助奥运,重树强国形象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工业革命从英国发起。英国有许多科学发现和发明,如蒸汽机、喷气式发动机、青霉素、脱氧核糖核酸等等。二百多年来,世界一流的各类大专院校也在英国发展起来。而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历史更为悠久,可追溯到12世纪时期。不列颠王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大英帝国已经失去昔日荣光。

即便如此,时至今日英国仍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世界强国,前些年国内生产总值一直稳居世界前五。作为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伦敦的金融市场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众多公司来此利用英国的商业契机。由于近几年英镑贬值、金融危机等原因,英国GNP总量一度跌出前五,被法国超过。这让自尊的英国人很是不爽。因此,借助奥运会的东风,英国政府急需从各个方面提升世界强国的形象。除了振兴经济外,英国还提出口号,要从政治、人文、体育甚至是饮食方面全面“影响一代人”。

现代奥运会的发源国是希腊,但提起现代体育的发源地,英国则是不折不扣的老大。英国是现代足球的鼻祖,更是诸多小球运动项目的发祥地:网球、高尔夫球、乒乓球、羽毛球、台球、曲棍球、棒球、橄榄球、板球、马球等等……然而,让有些高傲的英国人“脸红”的是,尽管英国在众多体育项目上拥有璀璨的历史,是诸多现代体育项目的鼻祖,但与世界上其他体育强国、大国相比,他们发明创造的这些体育运动,很多自己都玩不转。另外在一些文化领域英国的身影已处于边缘,这也已是不争的事实。当世界上许多人津津乐道于好莱坞大片、日本动漫和韩剧时,还有多少人对披头士乐队和莎士比亚感兴趣,是一个不容乐观的问题。面对严酷的现实,英国人摒弃了傲慢和偏见,希望通过再次举办奥运将英国的人文价值观输送到世界各地。据英国媒体披露,英国政府在申办之初就制定过一份伦敦奥运的战略文件,其中就评估了举办奥运对英国形象和民族自信心的提升作用。

奥运口号“影响一代人”,还体现在英国政府推进“国家统一”的愿望。英国前首相布朗曾发表过捍卫国家统一的讲话,而当时英国保守党***、也就是现任首相卡梅伦也发出过“在一起比分开更强大”的声音。英格兰尽管是国际大赛的常客,但它代表的只是英格兰,只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通过联合组队以英国的名义出战,意味着一个团结强大的英国出现在世人面前。奥运和足球比赛背后的统一政治姿态,展现了英国进一步作为世界强国的形象。不可否认,每个东道主都期待收获好成绩,家门口作战的英国无疑希望借此机会重返世界体育强国的位置,可光在自行车、皮划艇和帆船上夺金还欠缺说服力,足球作为集体项目金牌分量要更重一些,伦敦希望能找回昔日足球老大的感觉。而英格兰队最近十年在国际大赛中的表现乏善可陈,如果以“大英联队”出战,就可以整合英国最强的足球资源,像弗莱彻、贝尔和拉姆塞都有机会出战,一旦在家门口拿到足球金牌,会对重新塑造英国的体育强国形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严格意义来说,奥运的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真正的“英国队”。而这次伦敦奥组委和英国首相都希望能联合组队,这将是奥运会上首次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英国队。目前,威尔士希望之星拉姆塞和贝尔再次表达了想代表英国参加伦敦奥运的愿望,看来英国所有人聚在一起为夺冠而努力的愿望是难以阻挡的。这或许是伦敦奥运会“影响一代人”又一个极为成功、可载入史册的事件。

近几年来,英国政府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借助奥运会,宣传英国,提升形象。

今年4月,在伦敦奥运倒计时100天之际,英国车手汉密尔顿在备战F1中国站之余与姚明一同出现在上海东方明珠号浦江游览船上,为伦敦奥运会“GREAT英国”的全球推广活动倾情助阵,希望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到来前,不仅向中国公众呈现一个富有生机的英国,也展示英国在创意与创新领域的优势。英国大臣杰里米·亨特表示:“2012年对英国来说是令人激动的一年。全世界的目光不仅会投向伦敦奥运会与残奥会,英国也会迎来女王登基钻石禧年庆典。我们希望全世界都能与我们一同分享激动人心的时刻,这也是GREAT的真正含义及我们希望给中国带来的信息。”

早在两年前英国政府就表示,在奥运会期间,他们会用实际行动证明,举办奥运会,不单单给全世界的体育精英创造一个争金夺银的舞台,还将给每一个来到伦敦的人提供一系列免费的具有英国人文气息的活动,英国文化会用一种不生硬的方式输送出去。

目前在英国,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希望借奥运会东风,加强青少年体育教育。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学生汪洋,作为志愿者曾前往英国斯托克波特自治市进行为期一年的汉语教学工作。他告诉记者,伦敦运动氛围非常好,白天和晚上都可以看到跑步和骑山地车的人,即使是下雨,也有很多人在运动。

借助奥运会机会,英国人甚至还要为自己国家的“饮食”正名。当年,在伦敦击败巴黎成功拿下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后,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就有些“调侃”也有些“不服”地表示:“奥运会为什么要到一个食物那么难吃的国家举行呢?”事实上,英国饮食的确不受欢迎,也难怪当年法国总统如此揶揄,英国人无法反驳,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似乎也“默认”了。如今,在伦敦奥运会临近之时,英国人开始为英国菜正名,他们盛情邀请很多国家的著名餐馆来伦敦“短暂开业”,为此还推出了临时性质的餐饮执照。

除此之外,英国还将借助奥运会重振英国旅游业的发展。据英国旅游局预计,2012年英国将接待3000人次游客,这将给伦敦带来高达160亿英镑的旅游收入和25万个全职工作岗位;在奥运之后5年,奥运遗产将继续提振旅游业,预计游客数量将增加110万人次,带来7亿英镑的收入增长。

事实证明,试图“影响一代人”的伦敦奥运会,正在向他们的既定目标迈进。对于已经主办过两届、已经在办第三届奥运会的英国人来说,如今当他们再一次与奥运牵手,已不再是满足自身的奥运情结,也不屑去树立“日不落帝国”的形象和国威,他们更希望通过奥运来实现人文、经济和体育重回世界中心的雄心,无论是极力推广英国人文理念、联合组建意义深远的英国国奥队,还是增加开幕式和奥运安保的预算,都体现出主办方为了将“影响一代人”的目标转化为现实的强大决心。

还有50天,让我们的目光齐聚伦敦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