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巴塞罗那1992年奥运会体育馆
1.为什么刘国良那么早退役?为什么他能成为国家对教练?
2.刘国梁1996年打败了谁?拜托各位大神
3.奥运在我心中征文例文?
4.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的荣誉
为什么刘国良那么早退役?为什么他能成为国家对教练?
刘国梁萌生退役之心
2001年02月26日
随着国家大球制的推行,近期状态一直不佳的国手刘国梁已渐生退意。他在与队友及朋友闲聊时,多次透露他将在46届世乒赛后退役的想法。
真正让刘国梁萌生退意的是技战术问题。刘国梁的打法属快攻型,得分手段明显,实力欠佳,发球突出,随着刘国梁参加国际大赛的次数增加,外国人对他也越来越熟悉,瑞典首先从“变左压右”上找到了破刘国梁的方法。奥运会前,蔡振华曾一再强调,会给刘国梁在技术上有所突破,而突破就是让刘国梁多用了几板反胶,加强了正胶的交换使用,改变比赛节奏。行家都知道,这种突破已经是挖空心思了。因为像刘国梁这样的顶尖高手是不可能在技术上再有所突破的。
其实,对于少年得志的他此时有此念头并不奇怪。作为中国第一位男子大满贯获得者,这个称号固然给他带来了极高的荣誉,但同时也必然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效应。
据有关人士分析,刘国梁的衰退是从1999年世界杯开始的。刚刚获得世乒赛男单冠军的刘国梁在八进四比赛时意外输给了佩尔森,而佩尔森在赛后强调已经找到了对付中国队的办法。此话被当成狂言,并未引起刘国梁和蔡振华的注意。
然而,这句话变成了现实。马来西亚中瑞决赛中刘国梁一人连丢两分,眼看着瑞典人举起斯韦思林杯,刘国梁的自信心开始动摇了。
此后,对刘国梁造成更大打击的随之而来,他的心理受到了很大影响。在平息后的中瑞世纪大战中,刘国梁再次成为了瑞典人戏弄的对象。上场前,瓦尔德内尔就曾说过”“我肯定赢刘国梁。”结果刘国梁再次惨败,独丢两分。赛后尽管蔡振华一再安慰他,但他仍然情绪低落。
另一个主要原因就国内选手的压力。改大球后刘国梁、孔令辉状态一直不佳,孔令辉是因为还未完全摸熟大球,而刘国梁对大球已基本摸熟。球变大削弱了刘国梁的致命武器--发球的威力。眼看自己技术上没有进展,而师弟们却进步神速。王励勤、刘国正和马琳的实力已经超过这位老大哥。
这一切不得不令他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再做考虑,他说“自己该得到已经得到了,现在什么都不缺了”。
2002年退役,担任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男队教练并在上海交大管理学院注册,学习人力管理专业,2003年6月23日出任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男队教研组组长兼男队总教练。
刘国梁是中国第一位世乒赛、世界杯和奥运会“大满贯”获得者,曾经囊括了乒乓球团体和单项的所有世界冠军头衔于一身,这一特殊身份是他27岁就能担当国家男队主教练的优势之一。
刘国梁1996年打败了谁?拜托各位大神
刘国梁是在1996年战胜了队友王涛而成为中国第一个乒乓球奥运会男单冠军的 附其个人资料: 姓名:刘国梁 性别:男 英文名: 出生年月:16.01.10 身高:168cm 体重:60kg 国籍:中国 籍贯:河南新乡 项目:乒乓球 就读学校:新乡市人民路小学 上海交通大学 已婚 妻子:王瑾 刘国梁6岁开始学打球,13岁进入国家青年队,1991年破格晋升国家队,2002年退役,担任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男队教研组组长兼男队总教练。刘国梁的技术特点是右手直握球拍,两面近台快攻。出色的发球结合革新的直拍横打以及反面发球技术,使直拍型打法获得新生。 器材:早期-底板 STIGA CLIPPER WOOD 正手729 802/TSP SPINPIS/STIGA CLIPPER 反手STIGA MENDO MP 后期-底板 STIGA SUPER CARBON 1996年奥运会上获男双(与孔令辉)、男单双料冠军,还是中国第一位世乒赛、世界杯和奥运会“大满贯”获得者,1996年世界杯后在国际乒联排名榜上跃居首位,2002年退役担任中国乒乓球队教练。2003年6月23日出任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男队主教练,2004年3月7日,率领中国男子乒乓球队夺得第47届世乒赛男团冠军。2006年,率领中国男子乒乓球队夺得第48届世乒赛男团冠军和多哈亚运会男团冠 1992年亚洲杯男团、混双冠军,亚锦赛男团、混双冠军; 1993年第42届世乒赛男团亚军、男双第3(与林志刚,中国公开赛男团冠军、男单第3,瑞典公开赛男双冠军(与林志刚)、男团冠军,芬兰公开赛男单冠军、男双冠军(与林志刚),亚洲杯男单第三,七运会男双冠军(与王涛); 1994年爱普生世界明星赛男单第三名,全国锦标赛男团、男双冠军(与林志刚)、混双第三(与乔云萍)、男团冠军,第12届亚锦赛男双冠军(与林志刚)、男单亚军,第3届世界杯团体赛男团冠军,意大利公开赛男双亚军(与熊柯); 1995年中国明星赛男单亚军,第43届世乒赛男团冠军、男单亚军、男双第三名(与林志刚),中国大奖赛男双冠军(与王涛)、男单第三名,世界杯男单第三名,亚洲杯团体赛男团冠军; 1996年中国乒协杯赛男双冠军(与孔令辉)、男单第三名,第26届奥运会男单冠军,男双(与孔令辉)冠军,第17届世界杯男单冠军,亚锦赛男双冠军,男团、男单、混双亚军,中国公开赛男双冠军; 19年第44届世乒赛男团,混双冠军(与邬娜),男双冠军(与孔令辉,中国公开赛男双冠军(与孔令辉),巴西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南斯拉夫公开赛男单冠军,八运会男双冠军(与王涛),国际乒联总决赛男双冠军; 1998年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双冠军(与孔令辉),日本公开赛男单亚军,全国俱乐部甲级联赛男团冠军,澳大利亚公开赛男双冠军(与孔令辉)、男单四强,中国公开赛赛男单冠军、男双四强(与孔令辉),卡塔尔公开赛男双亚军,意大利公开赛男单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男单亚军,第13届亚运会男团冠军、男双冠军(与孔令辉)、男单亚军,第14届亚锦赛男团、男双冠军(与马琳)、男单并列第3名,世界杯男单第四; 1999年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男单亚军,首届世界乒乓球俱乐部赛冠军,第45届世乒赛男单、男双冠军(与孔令辉),奥地利公开赛男单亚军、男双冠军,德国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0年第45届世乒赛团体赛男团亚军,第26届奥运会男单第三名,男双亚军,巴西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中国公开赛男单亚军,日本、美国公开赛男双冠军; 2001年韩国公开赛男双冠军,第46届世乒赛男团冠军、男双亚军。 2 刘国梁 男,1929年7月生,福建省上杭县人。副编审。半个世纪以来在12家国家级、20多家省级报刊、丛书发表文艺、史著、通讯逾千篇。其中,1958年5月在《剧本》农村版发表的新歌剧《堵漏洞》,得到著名作曲家郑律成配曲;1982年在《榕树》丛刊上发表的《汀江铁艄公的故事》获省首届优秀民间文学奖;所撰传记《刘永生》,1990年获省10年党史征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主笔撰写人物传并担任政治类名卷责任编辑的《龙岩地区志》,1995年在全国新编地方志评奖中获一等奖。论文《清代杰出的画家—华山》,1998年选入《世界学术文库》当代文化卷。新闻方面,五六十年代在《人民日报》《文汇报》等全国性大报发表通讯;另有数十篇通讯被中国新闻社向海外华文报刊播发。诗词作品在《老区建设报》、《福建诗词》等报刊、丛书发表,选入《中国当代诗词家辞典》等书中。书法作品中,行草对联《歌华夏崛起,迎澳台回归》选入《18—1998中国书法选集》,行草中堂和篆书对联,在世界华人艺术大会曼谷第二届大会、香港第三届大会上分别获得国际荣誉金奖与特别金奖。196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以后陆续加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书协福建分会待文艺团休。1998年底获“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
奥运在我心中征文例文?
我的奥运情节
一、1988年汉城奥运,模糊的记忆
88年的汉城奥运会,我跟奥运盛事首次结缘。当时很少有电视直播,大部分都是录像。我也是主要从每天的新闻得知比赛消息的。
当时我最为关注的是足球和排球。或者因为是男孩子的天,我第一项喜欢的运动就是足球。还记得我第一场正儿八经看的足球赛是在87年,中国对朝鲜的友谊赛,当年我7岁。然后,在球迷父亲的熏陶下,我逐渐地领略到足球的魅力。当时听说中国队历史性的第一次打进世界性的比赛,真的非常期待。尽管对当时的球员都不认识几个(现在更加全忘了),不过还是兴致勃勃地把中国队所有的三场比赛录像都看完了。虽然到最后只看到了三个鸡蛋,不过当时可真没半点伤心失落的,我们的实力就是这样嘛。
后来才听说中国队被世人讽刺为"最没进取心的球队"。其实当时中国队好歹也都平了一场,积1分嘛,论成绩也不算最差,难道只有像瞎苍蝇一样乱撞进个球然后大败才算是"有进取心"吗?唉,归结就是中国在国际足坛太没地位了。
真正令我感到心痛的是女排。跟足球因为兴趣而关注不同,当时我关注女排纯粹是冲着金牌而来的。因为中国女排五连冠的光辉历史,因为女排在爸爸妈妈一辈心目中的特殊地位,促使我关心起这项运动来。不过也不知道是我倒霉还是中国女排倒霉,看到的尽是失利的消息。先是小组赛大好局势下2-3败给秘鲁,再就是半决赛惨败给苏联,其中还有一局经典的0-15。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中国女排告别了冠军。
不过世事就是那么奇妙,尽管我是从最低谷开始认识中国女排,但后来女排却成了我最为钟情的项目。
88年的奥运会好像到处都充斥着失利的消息,最令人心痛的莫过于体操王子李宁的数次失手。我只记得他那一脸无奈的苦笑,摇头,然后尴尬的退到一边去。他就是这样,为自己的体操人生画上一个遗憾的句号。
不过,88年的奥运会还是产生了几个亮点。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陈静的女子乒乓球单打冠军。倒不是因为她,而是由于当时的前三名都被我们中国队所包揽。当时电视台特意把这颁奖仪式播放出来,看着三面五星红旗同时升起,那场面真的很壮观。
林晓敏在泳池里首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游泳的实力,尽管只是一面铜牌,但也引起国人的关注。最为可惜的,是作为中国泳坛的开拓者,她后来并没有取得更好的成绩。
还有其他的,许艳梅、高敏的跳水金牌,楼云的跳马冠军以及陈龙灿/韦晴光的乒乓球男双夺冠好像都没给我太大的震撼,或者还是因为我太小了,才8岁。
就这样,我的第一次奥运之旅就这样过去了。
二、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
1992年,我已经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体育迷,对任何的体育项目都不会错过。而且当时电视直播已经不是什么奢侈品,因此当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我基本上从头看到尾。
最令我振奋的可能是游泳,在前七天的游泳比赛中,我们中国队真的捷报频传,共收割了4面金牌。不过比较遗憾的,是最后的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憋足劲跟美国队一争高下的中国队还是功亏一篑屈居亚军。我记得游最后一棒的是乐靖宜,因此当时我对她的印象就非常差,因为就是她那一棒给美国队超过了。其实我这样怪她也挺没道理的,因为美国队最后一棒派出的是世界亚军。总之从这个接力就可以看出,即使在全盛时期
,中国女子游泳的整体实力还是比不过美国。
乒乓球也给了我们无限的欢乐,邓亚萍和乔红的称后巩固了中国女队的统治地位,王涛吕林的夺冠证明了中国男队从双打突破的战术成功。反观另一项小球羽毛球则令人心痛不已,原本以为首次进入奥运项目的羽毛球能给中国队带了多几个夺金点,尤其赵剑华的男单真的是当之无愧的大热门,当时的舆论甚至早早把这一面金牌划归帐内,谁知最后却颗粒无收,从此中国羽毛球也滑进了历史最低峰
。可能受这种因素的影响,当时我对羽毛球的兴趣就远少于乒乓球。
那届奥运会有两个现象令我颇感兴趣的,第一是出现了很多夺金小小将。跳水的伏明霞、孙淑伟,体操的陆莉都是十足的小孩子。当年我12岁,每当想到只比我大几年的小孩子竟然可以去拿冠军,成为民族英雄就觉得说不出的奇特。但是非常可惜,在四年后就只剩下了伏明霞依然驰骋奥运赛场了。
第二个就是张山的巾帼不让须眉。体育比赛出现男女混合的项目已经让我倍感奇怪了,而在这个项目中胜出者竟然还是女的就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还记得当时报道她在领奖台接受祝贺的时候,亚军和季军还跟她行了西方礼(kiss),两个大胡子把张山扎得哇哇大叫。
留在巴城的眼泪好好像并不多,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俩。一是跳水皇后高敏,尽管夺冠无数,但那次的过程险恶异常。由于前面出现了失误,她几乎在跳水生涯的谢幕战中演砸了。因此在领奖台上她抿着嘴,手举鲜花,眼眶中溢出闪闪的泪花。二是庄晓岩。由于自己不懂柔道,所以我并没有看比赛,但看到她在领奖台上的嚎啕大哭也知道胜利来之不易。这也是我印象中哭得最厉害的冠军。
不过有些时候,哭不出来更令人伤感。中国女排,这支令我寄予无限希望的队伍,由于轻敌大意加上伤兵满营,小组赛中三战三负未能出线。比赛结束后,李国君强忍着泪水,用哽咽的声音接受访。看到了这一幕,谁都不忍心去追究她们……
不过总的说来,那届奥运会给我的感觉是欢快的。中国代表团以16面金牌位居各代表团的第四位。那几年发生了一件国际政坛的大事--苏联的解体。针对这一变卦,当时的舆论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是由于独联体各国政治动荡,体育实力势必下降。中国以后有可能成为世界体坛的三大霸主;第二种观点相反,认为苏联的解体分解了多个具有相当实力的小国家,俄罗斯、乌克兰等无不能威胁中国的地位,因此日后中国在体坛
中很可能进不了前四。当然,种种都只是主观猜测,真正的答案,四年后就揭晓了。
三、1996巴塞罗那奥运
转眼间又四年,1996年迎来了亚特兰大奥运会。
历史惊人的相似,那一届的中国代表团也是取得了16面金牌,排名还是第4,跟四年前的巴塞罗那一个翻版。不过在中国体育竞技水平突飞猛进的大背景下,成绩竟然还跟四年前一样,那只能说,那届奥运会我们的奥运健儿发挥得不如人意。
的确,那届的奥运会有太多的遗憾了。刘黎敏,乐靖宜的0.0x秒让中国游泳队的金牌数由上届的4面猛减至1面;王义夫最后关头的失手让煮熟的鸭子飞走;王军霞在自己最强项的10000米受到众人夹击最后只得了一面银牌;李小双,毕文静被裁判压分饮恨赛场……就这样一个又一个的遗憾,让中国的多面金牌都变成了银牌。
还有无数失落的人。孙淑伟,中国跳水界的神童,在国内的预选赛中由于受到眼疾而无缘奥运。赛前舆论媒体还一致乐观,说什么"东方不亮西方亮",谁知道田亮肖海亮一个都没亮起来,金牌就这样旁落了。
莫慧兰,中国女子体操历史上实力最强的运动员,论实力,她在五个项目里面都可能夺金,可惜她欠缺一名优秀运动员所必备的条件,心理素质,每逢大赛总是出错。那届奥运能拿到一面跳马的银牌也算差强人意了。
当然,每届奥运都会产生一些名成利就的英雄。伏明霞板台兼顾独取两金,谱写了中国跳水史的纪录。成为当之无愧的跳水皇后。她那时的笑容是多么的迷人,到现在我还眷恋着。
不过最美丽的冠军非王军霞莫属。获得5000米冠军后,她身披中国国旗绕场慢跑,造就了中国奥运史上最美丽的一个经典场面。
熊倪的金牌也来之不易,88年汉城奥运裁判把本该属于他的金牌送给了洛加尼斯;92年孙淑伟的横空出世又让他再等了四年,直到那届奥运,在谭良德退役,跳板项目后继无人的情况下,他毅然从10米高空走下来,为中国男子跳板首夺奥运金牌,也圆了自己的金牌梦。
邓亚萍再次囊括了乒乓球女单和女双的金牌。赛后赛后萨马兰奇还专门给她颁奖,这份殊荣不是一般人所能享受得到的。两届奥运共收割4枚金牌,不知道今年的王楠能不能再创这一纪录呢。
还有两面银牌特别珍贵,就是女足和女排。这两支队伍有着相似的经历,赛前都没有被看好,比赛的时候超水平发挥,取得了佳绩。女排的成绩当然令我欣喜若狂,就是女足,我也高兴了好一阵子。但是随着舆论麻木的褒女足扁男足,我开始产生了逆反的心理,对中国女足慢慢有了一种抗拒。
就这样,一届奥运会又远去了。记得萨马兰奇在闭幕式上破天荒的不用"最好",而用了"最有特色"来评价那届奥运,这也反映出,那届奥运会并不是很成功,亚城也没给我留下太好的印象。
四、2000悉尼奥运会
2000是千禧年,世界各国都有各种各样活动。但对我这样一个体育迷来说,悉尼?运还是最为值得关注的盛典。
开幕前各舆论出奇的低调,都觉得中国队只能获得20枚左右的金牌,加上东道主澳大利亚增长潜力巨大,中国很可能只落到第5。不知道是否是传媒为了给代表团减压而故意唱低调,反正我觉得当时绝大部分的预测都非常没根据。那几年中国体育综合实力的增强是有目共睹的,而且那届奥运会的奖牌设置还对我们非常有利。双人跳水和女子举重项目的增设无疑给中国队带来更多的夺金点。因此如无意外中国队的金牌数可以达到25左右。
反观中国队的主要竞争对手,德国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已经呈现败退之状,这一届估计中国超过他不成问题。至于澳大利亚,尽管身为东道主,但金牌数无论如何也不能暴涨到25吧?因此赛前我就跟朋友赌,中国队在金牌榜可以排第3。
一切都如我所料,中国队真的得了第3,但是金牌数比我预测的还要好,竟然达到28枚。那时候我读大三,课程不太紧张,因此就总泡在食堂看电视直播,只要是中国队夺金项目就绝不错过,而宁可撬课。还记得有一天中国队的强项特别多,我竟然由上午到晚上都没离开过电视机,最后一天夺6金,让我们进行而归。
跳水无疑是夺金第一大项目,共为中国代表团贡献了5枚金牌。但却是最不令我满意的项目。开赛之初男子双人跳台,女子双人跳板莫名奇妙的失手让我还没回过神,在女子单人跳台这个中国队传统上最强的项目上,我们竟然也把金牌拱手相让。还记得比赛后,我郁闷得饭也吃不下,跟几位朋友闷闷不乐的逛了学校一圈,然后回寝室把所有写着"梦之队"的报纸全撕光,接着对着墙壁开骂,先骂桑雪李娜败家,再骂周继红十足是昏君,再又一起怀念徐益明……
大悲后的欣喜是十分值得珍惜的。正当我们都对跳水队失去信心的时候,正当我们都认为男子单人跳板的金牌肯定没戏的时候,熊倪却奇迹般的反败为胜,为中国队获得了第一面跳水金牌。当时我们声嘶力竭的大叫大笑,直到筋疲力尽。
比我们更激动的是周继红,比赛结束后她紧紧地抱着熊倪痛哭起来。是的,她应该感激熊倪,是熊倪拯救了中国跳水队,也拯救了这个女人的仕途。
随后的比赛中国跳水队势如破竹,连夺五金。尤其是最后男子跳台中田亮胡佳的优异表现令人惊喜。他们风格迥异,田亮的气质潇洒俊逸,胡佳的动作秀丽和谐,他们让我前所未有的喜欢上了跳水这项运动。
一届奥运会夺得5枚金牌,周继红的确有了炫耀的资本。但是,中国跳水队的实力本来就超群,这成绩又有多少是她的功劳?今天,她可以吃着老本笑傲江湖,那明天她又凭什么去征服世界?又或者说,失去了徐益明的中国跳水队会有明天吗?
乒乓球几乎是96年的翻版,中国队再次包揽了所有的金牌。王楠也copy了邓亚萍的大满贯,把女单和女双两面金牌收入囊中。不过看王楠的比赛我总没有看邓亚萍的那种踏实,好几场比赛她都是后来居上险胜对手,让人提心吊胆的。不过,邓亚萍本来就是百年
一遇的奇才,我们又怎么能够随便用她的高度要求别人呢?
孔令辉在最后关头以力拔山兮的气势把老瓦坎于马下,获得了乒乓球比赛中分量最重的金牌。记得比赛前央视的解说曾经说过,老瓦是中国乒乓球界最值得尊重的对手。可不是嘛,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他以一人之力对抗强大的中国军团。也只有他的存在,才可以让乒乓球更有悬念。这场决赛堪称经典,我就一直希望再次看到孔瓦的对决。可惜岁月不饶人,今年的奥运会,这两人已经不太可能再会师决赛了。
王励勤和阎森战胜了孔令辉刘国梁这一对金牌双子星,获得了男双冠军。对王励勤而言,这一面金牌应该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就在那届奥运的不久前,他才被蔡振华斥骂为"低能儿",那一次,他终于用成绩证明了自己尚属正常的大脑。也是从那一届奥运开始,他慢慢走向成熟,成为中国队当之无愧的当家小生。今年的奥运,要看他了。
羽毛球也为中国队收割了4面金牌。但看百分比,这4面金牌占了羽毛球全部金牌的50%,比不过乒乓球。但是羽毛球给国人的惊喜绝对是最大的,或者说,羽毛球奇迹是当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最亮的一道风景。女单女双的金牌尚属意料之中,但混双和男单却完完全全是拚出来的结果。没记错的话,羽毛球奇迹应该是从张军/高凌战胜金东文/罗锦民开始的。然后带动了男单,最后两个项目双双夺冠。张君高凌开始登上世界之巅的同时,吉新鹏也成了势英雄。尽管后来吉新鹏锋芒不再,重归平庸,但是这就是他本身的实力,我们还能强求些什么呢?能在一生人当中爆发一次为国家争了一面金牌,已经是他卓越的贡献了。
体操场成了湖南人扬威的沙场,和刘璇两个湘军的代表人都获得了单项金牌,而且他们还是在同一天以同一个分数(没记错的话就是9.875)夺冠,这可谓是一个小小的巧合。小鹏的实力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但刘璇那面金牌我一直觉得有点奇怪,因为从直播上看,她的表现并不比俄罗斯的两位选手要好,甚至在平衡木上还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晃动。联想到裁判界一向有几大强国瓜分金牌的惯例,再结合中国队前一天单项比赛中颗粒无收,不禁令人浮想联翩。
田径场上王丽萍为中国田径界争得了仅有的一点面子。但非常荒唐的是,当时另一热门刘宏宇在自己三犯被罚下场后,却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是为了队友而故意取的战略。这幼稚的言论却骗得了当时央视直通悉尼的主持人沙桐的信任,在节目中大放阙辞,把王丽萍的冠军归功于中国队的整体战略的成功。看着刘宏宇被罚下场后那痛苦的表情,我本来还想报以一丝的同情,但发生了那件事后,我只觉得她说不出的恶心,一个输不起的运动员是没有资格受人尊敬的。
悉尼奥运对中国代表团来说真的是大获全胜了,唯独中国女排失利了,彻底的失利。看着孙玥在输给克罗地亚后掩面痛哭,胡进一脸无奈的神情,我的沮丧丝毫不比他们小。女排不翻身,奥运对我而言就不是快乐的。
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的荣誉
1992年首次接待由张燮林率领的备战巴塞罗那奥运会的中国乒乓球女队,
1995年被国家体委命名为“中国乒协正定国际培训中心”。基地主要担负着国家乒乓球队在世界大赛前的封闭训练任务,自92年建成以来,基地先后圆满完成了国家乒乓球队大赛前的封闭训练任务23次,为中国乒乓球队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手们发扬“振奋精神、顽强拼搏、勇攀高峰、为国争光”的“中国乒乓精神”,从难从严、提高技艺、不断创新,为国际大赛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这里集训后,出征四届奥运会、六届世乒赛和多次其它世界大赛,夺得世界冠军48项(次)、奥运金牌14枚和多枚银牌、铜牌。在我基地训练后出征国际乒坛捧回的世界冠军杯共71项(次),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李菊、乔红、刘伟、杨影、乔云萍、孔令辉、刘国梁、王涛、马琳、王励勤、吕林、刘国正等都是在这里训练后出征获得世界冠军的,因而正定基地被称为培养世界冠军的“摇篮”,基地被国家乒乓球队誉为“福地”。 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的历史就是创建者王庆广的奋斗史,凭着不懈的努力,这位70多岁的老人将一个小学乒乓球队建设成为“国球”大本营,16年来正定基地走出数十位世界冠军,王庆广也被称为“走在世界冠军前面的人”。
10年8月,王庆广被调到正定县留村担任体育教师,在一切为“零”的起点,他不顾亲友们的劝阻,组织起一支小学乒乓球队,用当时仅有的微薄收入购买书籍资料,刻苦钻研乒乓球技术,同时不耻下问,走出校门拜师求艺,请人来校作指导。缺乏训练与比赛经费,他就带着队员们在训练之余拾麦穗、捡棉花、套螺丝、挖泥沟来弥补,为了节约经费,同时也为了磨炼队员们的意志,他们曾徒步行走两天半到外地参加比赛。
经过8年努力,这支仅有两名教练和12名小队员的留村业余体校被批准为“全国乒乓球重点业余体校”。这一次成功飞跃,更激发了他继续前进的动力。1988年,王庆广开始以到处化缘的方式,筹建训练基地。也就是在那一年,奥运(搜吧)会多了乒乓项目。在先后争取资金1000多万元后,他凭借一己之力使一所普通农村业余体校发展成为占地21000平方米,建有大型训练馆、综合训练馆、多功能训练馆和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
1992年,随后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她们一举夺得女子项目的全部两块金牌。从这以后,正定成为中国乒乓球的风水宝地,每逢国际大赛,国手们都要到此封闭性训练。对于百战不殆的国球国家队而言,正定小城的意义早已超出了一般训练基地的范围。从这里出征,国手们在天津第43届世乒赛上,夺回失去3届的男子团体冠军斯韦思林杯;在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赢得乒乓球比赛全部四项金牌大满贯,在第46届世乒赛上,第3次夺得全部7项冠军大满贯。
是何种魔力将“国球”吸引到小城正定,被国手们唤作“爷爷”的王庆广不无得意的表示:“就是让运动员有家的感觉。为啥愿意来?不仅我们这儿吃得好、住得好,而且这里最大的特点是随便,怎么舒服怎么来。”他还举例说,有一回,运动员们反映伙食好是好,就是吃一顿饭要跑两趟,挺麻烦的。原来,运动员们练完球,由于出汗多,在头吃饭前,愿意先喝点料。